前几天一篇“张杨导演,我爱你”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一位90后女文青称自己是三毛的转世,张杨导演就是那深情的荷西,这篇讲述了两人爱情纠葛的告白信很快突破10万大关,成为爆款。
文章如何萃花不予多评,只是这轻轻松松10万+的阅读量让萃花百感交集,姑娘啊,找对象都已经如此艰难,你为什么还要为难我们这些做公众号的?
还是说现在就流行“爱他就给他写个爆款”?那萃花也要写封告白信,聊聊古代那些脑洞大开的画家们,毕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啊”,可惜萃花不信佛,也不是那转世的三毛,不知道是不是也能写成篇10万+的爆款。
苏轼:我就是要画红竹子
说起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萃花第一个要介绍的当然就是北宋第一段子手苏东坡了。他不仅仅是个大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还是个大画家,尤其是个画竹高手(说起画竹高手可别说你只知道郑板桥)。
苏轼只有两幅画作流传下来,其中一幅就是《潇湘竹石图》,现珍藏于中国美术馆(另一幅《枯木怪石图》在抗战时期流入日本)。
该图描绘了湖南省零陵县西潇、湘二水合流处的苍茫景色。画中的竹子姿态飘逸,风格淡雅,深得苏轼的表哥,同样是个竹痴的墨竹大师文同(成语“胸有成竹”的主人公)的真传。
苏轼不仅竹子画的好,善于创新的他有一天还开创了一种新画法——画红竹子。话说有一回,苏轼一时兴起想要画画,但书案上却只有朱砂没有墨,于是他就把朱砂当墨画起竹子来。别人看见了就问他:世界上只有绿色的竹子,哪里有红色的竹子呢?苏轼回答说:世界上也没有黑色的竹子啊,都可以用墨画了,为什么不可以用朱砂画?
据说苏轼一时的脑洞大开还真的掀起了一股新风潮,从此以后文人画中就开始流行画红竹了,苏轼也因此成为了朱竹鼻祖。我们熟知的书画大家齐白石、吴昌硕都画过朱竹。
八大山人:哼,我就要翻白眼
说完了苏轼不按常理出牌的红竹子,我们再来说一说那些特立独行的花鸟画。我们常见的花鸟画中的鸟和鱼是这个样子的:
工整细致,富贵淡雅,可是明末清初时有个画家朱耷(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叫他八大山人)却偏偏不这样画,他笔下的鱼和鸟都翻着标志性的白眼
八大山人为什么要这么画呢?其实他是明皇室的后裔,在明亡以后就剃发出家做了和尚,他一生都对明忠心耿耿,不愿与清王室合作,常常感慨人世无常。可他偏偏又不愿妥协,那能怎么办呢?就借自己笔下的鱼和鸟翻个白眼吧。这个操作也可以说是很有趣了
现在,“翻白眼”已经成为八大山人画作最显著的特点,但如果你认为他的画都是这样,你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八大山人的画不是每一幅都这么愤世嫉俗,满怀亡国之恨。他笔下也不乏灵动可爱、质朴淡雅的画作。
石涛:我画中的小人最可爱~
与八大山人同样是明宗室后裔的还有一个石涛,明亡时他只有三岁,后来也出家为僧,自称苦瓜和尚。他和八大山人一样都有国破家亡之痛,但又不像八大山人一样一生孤愤,他曾经两次跪迎康熙皇帝,又主动进京结交达官显贵,想要出人头地。
石涛又清高孤傲又不甘默默无闻,这种矛盾也渗进了他的画里,所以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他气势磅礴、不拘泥法的山水画,一方面又看到了他在这些山水画中藏入的简笔勾勒的质朴灵动的小人,这样的画风可以说是又有趣又奇特了。
甚至还有躲在山洞里的,坐在树上的,石涛的脑洞可以说是很大了。
嗯,如果下次你再在画中看到这些奇奇怪怪的小人,那十有八九就是石涛画的了。石涛的画构图新奇,潇洒灵动,常以特写之景传达出深邃之境,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聂璜:脑洞大开的海底世界
说完石涛,萃花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清代画家——聂璜,他不仅是个画家,还是个生物学家,生长在杭州的他非常喜欢海洋生物,曾走访了许多沿海地区,他将自己见过和听过的海洋生物都画成了画,汇集成《海错图》,共四册,现三卷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本图谱就是一本古代的海洋生物图鉴,如聂璜笔下清朝时期的带鱼是长这个样子的↓
海鳗看上去和现在的没什么区别:
章鱼、鲨鱼和现在的也很像,只不过聂璜笔下的显得更可爱。
但有一些就真的是作者脑洞大开了,所画的生物既怪诞又有趣,比如聂璜笔下的鳄鱼是长这样的:
人鱼是这样的↓ 这可能是萃花见过最丑的人鱼了,但我想聂璜应该也是尽力了
无名氏:没有108颗佛珠,只有跨越千年的同一张脸
小二姐在文章里反复提到自己和张杨导演是转世的三毛和荷西,好奇的萃花忍不住去搜了4人的照片。
但原谅萃花眼神不好,我还真没看出来这“转世”的点在哪里。不过所谓的转世轮回或许真的存在,前几天萃花看了一本书——《历代古人像赞》,顾名思义,书中收录了自伏羲至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共88幅诸多帝王和历史人物画像。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发现历史人物都长得一模一样。不信你瞧:
《历代古人像赞》(明代)是现今所见刊刻时间最早的版画人物肖像画集,里面的历史人物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这让萃花有理由相信可能当初的画家都和小二姐一样虔诚地相信每个人都会轮回转世。信佛的他们没有108颗佛珠,也只好画一张跨越千年的脸了。
这些才是真正有趣的灵魂啊,古代画家一旦脑洞大开,想象力可比我们丰富多了。萃花对他们的喜爱可不比小二姐对张杨导演的爱意少,这封“告白信”能不能成为一篇10万+就要靠各位小伙伴了,动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都在这里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