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端午节必备的一道菜一定是炒螺狮,这也是童年乐趣之一,因着端午这个由头,周末早早起床,约上三五小伙伴到河里摸螺蛳,还经常互相比赛,看谁捞的最多,随手在池塘边摘张荷叶包住螺蛳,高高兴兴回家。到家后迫不及待拿出小桶,把螺蛳拿到水边清洗,然后泡上清水,让螺蛳吐泥,等着端午那天美餐一顿。有时候捞的螺蛳多了,便拿到街上卖,挣些零花钱,心里美滋滋的。
老家有过春社的传统,春社包粽子,到了端午就做各种糍粑,有芭蕉叶包糍粑,或者自家种的菜籽油炸的油粑。以前端午是没有假期的,早上去上学的时候就期盼着快点下课,到点放学一溜烟跑回家,爸爸早就掐好点炒上螺蛳,等我们放学,因为螺蛳凉了不好吃,要趁热才能嗦出其中的美味。爷爷在准备晚上的饭菜,我就在边上看着奶奶跟妈妈包糍粑。白天各家的门都大开着,炒菜的香味、炸糍粑的香味,炒螺蛳的清脆声在村子里飘荡,绕出浓浓的节日味道。
自外出求学到毕业后工作,我有近二十年没有回家过端午节了,打电话回去,老爸说中午炒螺蛳,你妈在包糍粑,你没时间回家,晚上记得去姑姑家吃饭,别总是一个人,我说好的。下了一整天的雨,我又懒得出门了,发微信跟姑姑说下雨不过去吃饭了,打算煮饭面凑合凑合。百无聊赖看听着音乐,看着书,接近饭点,听到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姑姑拎着两袋菜站在门口,有些嗔怪地说,你这孩子,大过节的怎么不回家吃饭,我给你带了菜,记得放冰箱,说着就往外走,连门都没进,我赶忙放下东西,说,姑姑等等,我送你下楼,她说,不用了,你姑爹还在楼下等我,你趁热吃饭。我顿时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好,打开袋子,从荤菜到素菜,全是我爱吃的,还有一袋新鲜的食材,目测够我吃两个礼拜了。
以前过节觉得好玩,有吃有玩,有亲友小伙伴的陪伴,如今,独自一人在外生活后,节日除了回味童年,还有亲人的惦念,给孤独的生活带来许多温暖。如此想来,自己并未孤单,无时无刻都有亲人的惦念。
功名利禄皆浮云,只有生活烟火气最真实,吃好,睡好,三餐有人惦念,四季有人关怀,不必纠结不重要的人和事,那些都是别人,只有自己和家人才是自己人,愿你专注当下,好好生活,尽情享受人间烟火气的温暖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