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千万不要小看积食的影响!

关于孩子的脾胃,有一个问题很容易出现,就是不能给孩子吃太多,吃多了特别容易积食。


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都很弱了,给他吃太多,堆到胃里,一下就瘀堵住了。比如奶油蛋糕,很多都是反式脂肪做的,如果大量吃下去,很容易得病。


什么是积食呢?


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摄入过量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运化能力减弱。


孩子就像金鱼一样,看到喜欢吃的东西,就会使劲地吃下去。此时,父母要担起阻拦的责任。可现在不少家长觉得爱孩子,就是要把他最喜欢吃的东西提供给他,让孩子吃个够,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不是爱,而是在害孩子。


试想想,如果我们把电脑同时打开几个程序,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一下打开几百个,并同时让它们运转,电脑可能就会死机,这种死机就和人吃多了不消化会积食一样。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多样的,适量地吃,没有问题。但我们吃同一种东西非常多的时候,超出了我们脾的运化能力,就会导致脾的“死机”。

对于孩子的积食,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是小问题,如果不想法解决的话,可能引发高烧等后患。


一位在美国居住的中国妈妈,有一天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孩子高烧四天了,美国医生用药无效,所以焦急万分的她打越洋电话向我咨询怎么办。


当时,我本能地问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发烧前吃什么吃多了吗?因为在我的观念里,几乎每个孩子的发烧背后,都有脾胃失调的影子。


她回答我:前一天,几个华人家庭在外聚餐,孩子吃了很多东西!于是,我告诉她,原来孩子吃的药还继续吃,再去中药店买焦三仙各6克、炒鸡内金6克,熬水给孩子喝就可以了。


孩子妈妈照此方给孩子服用后,第二天就打电话说,孩子的烧已经退了。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孩子积食导致发烧的例子,而这种情况,在我认识的孩子里是很常见的。所以,有经验的大夫在给孩子看病时,总是要观察一下孩子是否有积食,因为这往往是引起孩子生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积食如何分辨?


积食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况:


从有无胃口看

◎有的孩子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没有胃口,这往往是食物积在胃部,胃不能受纳了。


◎有的孩子特别能吃,可还是很瘦,这往往是积在脾了,脾无力运化,身体吸收不到营养,于是发出求助信息,需要吃更多的东西。脾这个“司令部”发出指令,于是孩子就开始猛吃。可吃得越多,脾越无力运化, 最后就都泻出去了。


从有形无形看

◎有形是积滞的食物还停留在胃里,往往是刚刚吃的,容易引发急症。比如孩子奶油蛋糕吃多了,第二天就发烧感冒,这是有形的积食。


◎还有一种是脾虚夹积或无形的,就是吃某种食物过多,伤害到脾胃的运化之力了。这时孩子脾胃里具体残留食物不多,这叫脾虚夹积。或者积滞的食物早已不在了,但孩子的脾胃还是不太正常,容易反复外感,如果不及时调理,会逐渐变成“疳积”。所谓“疳积”,就是因为饮食不当或者久病导致的严重营养吸收障碍。此时孩子不想吃东西,很容易烦躁啼哭, 晚上睡觉也不安稳。


从舌苔上看

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只在舌体中间出现一个硬币一样厚的圆圈。


从口中气味看

孩子积食了,有的家长会敏感地闻到孩子口中的异味,这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口中异味。


其它表现

积食的孩子除了有以上表现外,有的还会嗳气,严重的还会呕吐,还有些孩子会出现大便味道特别臭的情况,有酸腐的味道,就是古人形容的“臭如败卵”。


现在的孩子,三天两头就是一顿大餐,此时如果身边有小如意膏,家长就可以安心很多。


小如意膏以山东莱西大金星山楂为主要原料,少佐怀山药、炒薏米、莲子等药食同源食材,不含任何添加剂,选用对健康有益的低聚果糖和黄冰糖搭配收膏,酸甜可口,却不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大人孩子都可以吃。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