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11(正月二十四)星期天 小雨转晴
老爸
天已亮,起床,凉飕飕的。推开窗,正瞅见楼下老爸折身回屋:“还是打把伞,在落雨。”
记忆中,爸与其他大部分男性一样不爱打伞,除非雨特别大,他们总爱说:“这点雨,湿不透,难得打。”但不知从哪天开始,爸要打伞了,即使是毛毛细雨。更糟糕的是爸常常去街上买药吃,常常说:“我没病,就是有点点咳,吃点药就好了。”药,以前的爸是很少吃的。
昨天回家听奶奶说,爸上周给我送菜来,在公交车上因为别人强行要放背篼在爸的背篼上,爸担心鸡蛋会被压碎而与对方吵了好久。
印象中的爸,总是替吵架之人断是非,即使半夜三更有人敲门,他也会披衣起床耐心听双方各自陈述理由,然后认真分析道理,直到双方满意而归。
莫非,年纪大了倒有了年轻人的争强好胜之特性?不,只因为被他呵护的不仅仅是背篼里的鸡蛋,更多的是对我们仨的关爱。我很难想象,爸若有空闲下来回忆自己的一生,会有怎样的思考。
有人说我与爸在一起的时间最多,秉承爸的性格及为人处世技能却是四姊妹中最少的。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学不过来,或许是没那份悟性吧。似乎我唯一学到手的一点就是啰嗦有人说是有耐心,可以反复强调[em]e120[/em]那会儿,妈总爱说爸那是翻过来“牛皮扎”,翻过去“扎牛皮”,听着都累。
十年前跑到离家更远的地方来,妈妈责怪说:“人家都是慢慢往靠近家的地方走,你倒好,越走越远。”爸就批评妈,说妈那是妇人之见,工作顺利与否和离家远近毫无关系。爸让妈上来帮我带孩子,妈赌气说不带;爸说你不去我去,三儿才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啥子都不熟悉,要安心工作就不能花太多时间来照顾念幼儿园的俊儿。妈自然是来了,从此,爸便开始了他一人坚守老家的历程。
夜深人静之时,似乎又听见了爸的咳嗽声,一声高过一声,过了好一阵,平静了,便听见了爸此起彼伏打鼾的声音。
【小米俊专栏】
今天无意中发现小家伙似乎长大了,知道调皮了,甚至……
“妈,我不读《傅雷家书》了哈。”
“不,要读。”
“不读。”
“要读!不能半途而废。”我提高了音量。
“哈哈哈,今天上午我在泸州读了的,今晚就不读了撒。”
“哦,好吧。”
这家伙,知道忽悠我了。
【今日阅读】
《我怎样教语文》之《学习国文的着眼点》第三十九页——第四十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