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高手一样思考?

你在工作生活中,肯定遇过以下类似的情况:

1.向上级汇报工作或请示问题,滔滔不绝讲了一堆,领导一脸懵逼,最后反问一句“你想表达什么,说重点”让你溃不成军;

2.参加一个演讲或主题分享,内心各种想法,做了几十页的PPT,讲到口吐白沫,最后自己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观众更是云里雾里;

3.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脑子里N多方案,一顿操作写下一二三四条,结果具体实施时,才发现错漏百出。

......

总结起来,就是乱,思维混乱导致表达混乱、想法错乱。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锻炼我们的结构思考力。


01  

何为结构思考力?


简单来说,结构思考就是先总后分,从大到小的思考方式, 是高手的底层思维方式之一。

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把200ml的水装进100ml的瓶子里?

按照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你脑子里可能已经浮出了几个方案,比如喝掉一半再装进杯子、换个杯子、把水冻成冰…

没错,把水冻成冰是这个问题的最优方案,但整个分析问题的方式没有一个思考套路,而是完全凭借经验想啥说啥,不是我们提倡的结构思考。

有结构思考力的人会怎么分析这个问题呢?

200ml的水倒进杯子为什么会流出?

一是杯子问题,杯子太小,而且不能像气球一样可以膨胀;

二是水的问题,水是液体,容易流出;

第三还有外部重力影响,如果是在太空,水也就不会往下流了;

经过一番分解,我们就可以朝着杯子、水、重力这三个方向去寻找最优解。

看出这两种思考方式的区别没?

结构化思考问题时,总是从大处着眼,而不是一上来就各种细枝末节。


02

结构思考有何用处?


学会结构思考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你习惯性用结构思维去想问题,长期以往对你的思维和表达都有很大帮助,能够提升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你的老板有一天找到你说:小王啊,这个季度公司希望有一些动作,来提高产品整体的利润,你有什么想法?”

如果你没有训练过这种思考方式,你可能就会支支吾吾的说,“我的想法,策划一些比较好玩的活动来进行拉新,拓展另外几条用户渠道,策划一些用户比较关心的爆款功能,来增加他们的付费意愿...”。

如果你习惯结构思考,并且分析后得出:利润 = 流量*客单价*转化率

那你的汇报可能是这样的:

老板,这个问题我的思考是这样的:

1.从获取流量的角度上,我们要通过一些运营促活的手段去拉升我们在应用市场的整体排名、建立地推团队、策划活动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来...

2.从客单价的角度,捆绑销售,将一些冷门的产品打包赠送策略,提高热门产品的售价...

3.从转化率的角度,优化新手引导和各个应用的首页,提升对老用户的服务水平,增加老用户的复购率...(这里的策略只是个引子,实际上可以想得更多)

这样的思考是不是清晰了很多?


03

怎么锻炼结构思考?


那怎么锻炼结构思考能力呢?

第一步,分析问题,找到拆分问题的角度

第二步,MECE,把问题拆解到底


第一步:分析问题,找到拆分问题的角度

很多问题之所以难以入手,就是因为问题本身太过宏大复杂,影响因素千丝万缕。直接正面硬刚问题,可能问题没能解决,却把自己整到精神病院了。

当我们没法直接获得想要的那个答案Y,但我们知道Y = X + Z,X = a+b...一步步拆解下去,你离答案也就越来越近。

怎么找到拆分问题的角度呢?

拆分问题的角度实际上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正比如前面讨论的关于如何提高产品利润的商业问题,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拆分方法。

1.从数理化公式得出利润 = 流量*客单价*转化率,这是从数理结构的角度进行拆分。

2.从生产到销售的角度,可以拆分为产品、运营、营销、销售、售后等各个环节,思考各个环节可能提高利润的点。

3.从用户体验到购买使用的角度,可以拆分为从看到产品广告--上门咨询--体验--购买--使用...整一链条,每个环节如果能让用户多掏腰包,也能带来利润的提高。


第二步,MECE,把问题拆解到底

何为MECE,字面意思是“完全穷尽、互相独立”,换句话说,你拆解的角度,能够把问题的所有答案都囊括在内,同时各个答案又不能有逻辑上的重叠。

就好比,你把人分为男人和女人,这是个MECE的分法;

但如果你把人为为30岁以上的人和30岁以下的人,这就不行,你没有完全穷尽,漏掉了30岁这个群体;

或者你把人分为温柔的人和暴躁的人,这也不够严谨独立,那个对你很暴躁的隔壁村anglebaby说不定对其他帅哥脾气就很温柔。

明白了吧,总的来说,就是在分析理解问题的前提下,找到拆分问题的角度,并MECE去展开。

有人疑惑了,怎么判断自己拆分得好不好,有一个参考,即通过拆分你能够清晰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04

实战训练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找个问题实战一下。

比如,为什么你一直找不到异性伴侣,怎么找到异性伴侣?

这是个很生活化的问题,嗯...

"我比较宅"

“我长得不够帅,甚至有点丑”

“我家房子没有拆字”

“我没空去找”

....

拜托,看了这篇文章后,你如果还这样回答,会被打死。那具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找到单身多年的原因呢?

找不到另一半的原因,其实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自身层面,一个是外部层面,即单身 = 自身造成+外部造成;

自身层面上,又包括你的硬件层面和软件层面,具体展开,硬件层面就包括你的相貌、身高、学历、财富...;软件层面,包括你的性格、兴趣、能力、志向...

外界层面,包括你接触异性的渠道、家人催婚、同龄人结婚的氛围导致你焦虑....

我们已经把问题拆解出来,如何解决问题就不难了:

从自身硬件层面上,你长得不够帅不够漂亮,那是不是可以去办张健身卡、学习穿搭;学历不够,去考个研;没房没车,是不是要努力工作,让自己增值;软件层面,是不是可以多读点书,陶冶自己的情操;

从外界层面上,如何拓宽自己接触异性的渠道,是不是可以让朋友互相介绍,参加一些单身Party,或者多下载一些如世纪佳缘、陌陌、探探......等异性交友软件。

一番分析之后,我们发现竟然有一百种方法去解决单身问题,这也是结构思考的魅力。


05

总结


面对一个问题时,我们总急于去想解决方案。但经验告诉我们,理解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理清了问题,实际上已经解决了问题,而结构思考,就是帮我们理清问题的有效工具。

前人的经验中,很多有用的分析框架其实就是结构思考的产物,比如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波特的五力模型......

训练自己的结构思考能力,有一天你也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