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有感
韦肖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节日,这首宋朝的诗描绘的就是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盛大喜庆情景。在阵阵的爆竹声中它标志着农历旧年的结束,新的一年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的冬季,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灿烂的阳光普照千家万户时,人们把旧的桃符摘下,换上新的桃符,送去旧岁,迎来新年的一种欢乐、喜庆的心情流露。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在窗户上贴窗花或是年画、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民间,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还有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福字的习惯。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 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在民间,除夕还有燃放爆竹、守岁、给压岁钱、接神、踩祟、祭祖、送财神、饮屠苏酒、隔年饭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燃放爆竹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稍远些的时候,大年三十晚上,大人们会用聊天、磕瓜子、吃糖果、下棋呀、玩纸牌呀、搓麻将呀来守岁,而我们这些小孩子会干一些诸如放鞭炮、玩陀螺、骑竹马、吹气球、玩风车、穿新衣等自己喜欢的事情。经过数千年的沉淀,春节已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春节又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年轻人会随同父母探亲、访友、祭祖和祈福。而现代的人们更多的是追求自由、快乐、奔放和自然。以往的爆竹声,一直会响到大天明,不过现在燃放时间则比较集中,所放的烟花比过去的爆竹更大更好看了,一派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除了与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烧头香、逛庙会等传统内容外,还多了看电视、上互联网、去娱乐城、彩信问候、电话拜年、外地旅游等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人的过年方式除了对传统春节的继承外,又对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发扬光大。
作为我们这一代应该回归和继承传统的文化,保持这种民俗和习俗,让它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永不淡忘。尤其是这个节日永远都不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