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说《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独家秘籍》学习笔记
在中国风摄影中,特别注重色彩的调和,通过对画面色彩的合理调整,使得画面整体显得和谐。既能刺激观者的视觉,又能让其感到心情舒缓,得到美的享受。
被“调和”的色彩和事物存在着以下两重属性:
1. 必须存在差别、对比、甚至是相反的属性;
2. 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搭配,使之有秩序、有条理、有组织地呈现。
在色彩上面的调和便是指对色相、明度和纯度进行调整与搭配,使之呈现出既有对比又和谐的视觉美感。
在人像摄影的色彩搭配中,中性的、统一的和近似的色彩是可以调和的,稍有对比又相互接近的色彩搭配起来组成的画面则比较和谐,低饱和度的色彩、中性色及消色(黑白灰)在人像摄影画面中的搭配也较容易和谐。具有对比关系的色彩,尤其是对比最为强烈的互补色,它们之间缺乏和谐感。长时间注视此类色彩,会感到烦躁与不安。
上图中画面中的色彩以黄色为主,原本模特深蓝色的服装也在后期制作中加上了一点淡淡的黄色,如此两种色彩之间的差异得到了缓和。
色彩调和的方向有以下几个:
1. 排列有序的色彩调和;
2. 与主题相融的色彩调和;
3. 互补感受的色彩调和。
色相调和法
任何消色与有彩色搭配都能调和,如此可以制造出明快的画面效果,有利于突出画面主体,融合掉一些不和谐的元素,使得画面从视觉上统一起来。 所谓消色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黑、白、灰三大色系,它们与所有有彩色搭配都能调和,如果改变其明度还可以取得非常明快的调和效果。
在被摄体的固有色的色相相同的情况下,可利用纯度、明度的变化搭配所拍摄的人像主体,以制造出画面的层次感,又显得较为和谐。
当面临邻近色调和时,可改变纯度或拉开明度值,以增加画面的颜色反差,从而使得画面和谐,并且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在人像摄影中用对比色构成的画面,由于对比色色相差别较大,所以必须增加明度与纯度的共性,以取得色调上的统一,从而达到调和的目的。
明度调和法
在人像摄影的配色中,同一明度的配色容易调和,同明度、同色相的色彩搭配时需要变化其纯度。在人像摄影的配色中,邻近、类似明度的配色具有统一的调和感,但若其明度变化较单调,必须考虑变化色相或纯度,以增加其对比度。对比明度的配色比较明快,但较难统一,因而要尝试增加色相或纯度的共性。
纯度调和法
同一纯度的配色容易调和,可以通过明度或色相的调整来达到调和的作用。临近、类似纯度的配色容易调和,但缺少变化,因此要注意变化其明度与色相。纯度对比较大的配色可运用色相相同(或类似)、明度类似的调整方式来增加画面的统一性,从而达到调和的目的。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在一幅作品中,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中有一种相同或者相近的要素,另外的要素可以存在较大的差异。“异中求同”是指在一幅作品中,色彩三要素中存在有较大差异的要素,在色彩调和时就要使另外的要素相同或者相似,以达到调和的目的。色彩中的调和与对比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关系,没有对比的调和是过于混淆和单调的,而没有调和的色彩对比又是生硬的。
针对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作品而言,画面中出现的重要色彩不应被孤立,应采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照应,相互依存”的色彩使用手法,从而取得画面的统一和协调感。在中国风唯美人像的对比色或冲突色搭配中,较为忌讳两种色彩面积相仿,应该有明显的主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