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课堂讨论内容整理—
据说,现在通行的所谓普通话,其实是北方民族通行方言改良而成,当初仅以一票之差险胜粤语,成为今天的通行语言。
想想看,也许孔子时代的口头语更为接近粤语的发音,而不是现代普通话。我们现在潜意识里默认方言都属于“民俗语言”,可这种观念一定正确吗?
记得余秋雨提到过,某地方言说“携”而不说“带”。(抱歉未央记忆有限,“某地”一时想不起查不到)
还有据我所知,湖北方言中说“揩”而不说“擦”,写来都是极文雅的字。
所以,民间风俗,一定“俗”吗?
提到余秋雨,想起前几天看到他在报纸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姓余的都怕老婆》。
(未央看的是纸质报纸版,在《吾家小史》书中有增删,增添了余秋雨向翻译求证“怕”还是“疼”的探讨,题目也改成了《姓余的都疼老婆》,不知以哪一版本为准,但本文力求还原课堂讨论,暂不做版本考证)
文章大意如下(当时的口述):
有位姓余的韩国老先生来找余秋雨,跟他提了几个问题:
1.我们姓余的,在中国过得怎么样?
答:人数不多,但是过得也都不错,在我熟悉的文化领域就有一些(姓余的)代表人物。(比如诗人余光中、小说家余华、音乐家余隆……)
2.我们姓余的男人,是不是有个共同点,脾气都特别倔?
余秋雨想了想,说:“对。”
3.我们姓余的男人,是不是都特别怕(疼)老婆?
余秋雨想了想他认识的几个姓余的家庭,忍不住笑着大声回答:“对!”
老先生很激动,站起来跟余秋雨握手,然后告别。
接着余秋雨追根溯源地分析余姓的来源。
据考证,元朝西夏某少数民族被灭了百分之九十九,剩下的幸存者改姓了余。
奇怪的是,打败这些少数民族的蒙古人,也冒出一批姓余的人。
然后余秋雨分析,余姓原本不是汉人,而是来自古代羌族,从战火中生存下来,带了倔强不屈的血统……
同学们听得有趣,覃老师却从这故事中引申出结论:
很多研究,其实都在回答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里去?
关于这些问题,哲学有哲学的解答方式,宗教有宗教的解答方式,包括生物、化学这些科学,也都有解答这些问题。
民间信仰也有它自己的回答方式,也许并不深刻,但也是一种回答——
我是谁——我是(比如)余家的后代
我从哪里来——祖上来自洪洞县大槐树
我到哪里去——家族牌位就是最终归宿。
从这个层面来说,民间信仰给人以明确的定位,把人稳定在某个序列里面,让人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也就是民间信仰的意义之一。
——【千杯月】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