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老板有了一次不太愉快的工作交流,原因是我的同事生病了,要请2个星期的假,但是这部分工作没有人来交接,老板主动和我说,希望我承担部分的这个同事的工作,因为还算是比较简单的行政工作,所以我就答应了。
但是问题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交接的时候的不愉快和徒然剧增的压力。
实际上这部分行政工作很繁杂,比我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承担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再去做这部分的工作,让我觉得更加疲惫。当然也是因为涉世未深,还有着自己的小性子,所以在处理的时候没有采用比较委婉的方式去拒绝,却有了一次情绪的爆发。
带着不好的情绪去处理问题,与人沟通,只会让结果更加糟糕。
发生不愉快之后,我自己有进行反思,不愉快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1. 沟通的不愉快
在与同事沟通的过程中,只感到要去做很多工作,很多的工作是从来没有做过,甚至是不了解怎么去做,只是通过三言两语的简单叙述仍然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
2. 自己的情绪化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刚出社会,把工作中掺杂了太多美好的期望和美好的想象。但是当生活不是按照你的想法进行的时候,你就会感到不满,严重的话就会崩溃,很容易挫败,这其实是我们心智的不成熟,我们内心还是一种“巨婴”模式。
3. 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愤怒
交接的过程中,首先了解了工作内容,却发现自己做不了,感到了一种挫败感。
其次,在做一份你不想做的工作时,你却没有勇气辞职,你知道你也不能辞职。因为逞一时之快,很容易让你接下来的生活陷入混乱的状态。在辞职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是韬光养晦,你只能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学习,增强自己下一份工作所需的能力。但是这个过程会经常反复出现痛苦的感觉,因为你在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情。
但是我想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情绪的碰撞,我们能更好的认知自我,也能学习在工作中如何做得更加专业。
所以,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我知道你的愤怒其实是来自于自我期望和现实的落差,但这个落差也是能让你变好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