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什么是风险,风险是还没有发生的事项
什么是问题,问题是已经发生的事项
预防风险处理方式:降低、 规避、转移、接受
解决问题流程:觉察问题,澄清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课程从风险的定义出发,带着我们从较高的层次看海比特训练营的整个结构,从初级的风险防范,到高阶的问题解决,每一个可能遇到的细节都拿出来仔细分析与提供对策。让我们在习惯养成的道路上能够自主识别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参加训练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风险坐在那里想是想不全的,很多事情再不行动时是不会产生的,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风险。整个习惯训练过程走到最后,开始做实际练习之前,没想到还有一个填表的风险。第一个念头是,“这也是风险”?“,最终拿到的元习惯训练登记表以及积累情况记录表,看似简单的表格,跟着空格填写内容就能完成。实际上,这里面真的会存在不会填的情况,之所以不会填因为我们不了解表格背后的逻辑,以及他的使用顺序和使用目的。在课上永澄老师对于表格的填写用两个案例做了讲解,从动机、行为、奖励、触发器敏锐度、触发器几个方面分别讲述了原理与识别方式。
在讲解中有两个点,我最喜欢:
- 1、在一个领域中,事情太多时,直观选择是少做一些事。认知更新后策略调整为----抓重点
- 2、出现多领域的东东都想要的时候,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策略为---先要哪个再要那个,鱼和熊掌还是可以兼得的。(同样也是抓重点思维,抓手思维)
请尝试用TMBRT模型分析自己的一次“失败”?
记得有一次给同学解决会计核算问题,他自称思路有点混乱。自己当仁不让,就出手了,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询问、查阅资料、翻看数据、求证、出思路、出方案、讲解一遍。一通忙活,自认为完成搞定,同学也反应说清晰不少,问题解决了,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去问,实际工作中还是没有去做,仅仅是思路清楚了。同时给我反馈说我的方案过于理想化,有很多现实问题阻碍着事情的解决。
1、动机:解决问题,证明自己很牛,获得一次解决问题的爽快感,解密问题的本质,满足好奇心。
2、行为:四处寻找问题,抓住一个是一个,这次抓住了同学的思路问题。同时对问题本身和同学混乱的思路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不断的询问,不断的获取信息,不断的找到新的思路与答案,整个过程让自己的好奇心与成就感不断的满足。
3、奖励:获得了信息,获得了成就感,满足了好奇心,最终解决问题,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和表格
4、触发器敏锐度:一次一次的成功,让自己的思维很活跃,这种行为方式不断加强,就像吸大烟一样,上瘾了。
5、触发器:固化了一种习惯,一旦有困惑或问题出现时,自己立刻就冲上去开始分析,获取信息,并给出解决方案。
错误的信念:不要期待一蹴而就
认为你只要发现了问题 分析了问题 找到了问题的原因 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认为问题就能被解决,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他还需要慢慢去做,慢慢去实践才能慢慢去修正,不可能一蹴而就。
上面的分析戳中我的痛点,自己的行为大多数都是如此,太容易给别人方案了。其中有巨大的坑,这个方案没有充分考虑对方的需求,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对问题的约束,仅仅是在考虑自己的思维结果,关注自己,没有关注到他人。而且自己真的就是认为只要发现了问题,分析了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就认为问题可以被解决了,自己的这个思维真的是错到家了。问题的解决需要不断的实践,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方案,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
如果非要为这种行为找一个借口,自我分析结果是来自两点:
1、自己旺盛的好奇心没有很好的驾驭,不知道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方法,上学时没学会学习。
2、初入职场,做的是软件测试,我们的职责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问题原因,并结合业务需求给出解决方案,然后交给开发人员用代码具体实现。我的行为到此为止,于是这个行为模式就固化了。
仔细想想,当时自己的测试工作之所以没有效果,得不到认可,重点就在于前面工作做完了,后续的跟踪与修正没有做到位。只是机械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反馈问题,没有占到较高的层次来看待自己的工作,无意识的生活真的好可怕。
本次课程其他的感受,以及未来行为的改变
本次课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风险意识和学习细节的认真态度。只有对学习过程的细节逐一识别,并有意识的进行思考才有可能发现每一步存在的风险与问题。看到风险,就用处理风险的四个策略来解决,遇到问题,就用问题解决流程来处理。首先先看到,才有可能被识别,只有行动才有可能看到,所以每一项能力的提升,刻意训练是必经之路,也只有这样才不会纠结自己速度的快慢,自己得到的多寡,因为我一直都在行动,都在发现慢动作中蕴藏的规律。
继续做元习惯养成训练,进行更多的刻意训练,尽可能多的总结自己的经历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