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年华参加“乐队的夏天”被淘汰,演绎一场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战斗
作者:永远的米哈
睡觉前有个习惯,总是喜欢抽颗烟,翻看手机,怀揣猎奇,看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章资讯。不禁被一篇文章吸引住,(乐队的夏天:水木年华复出赛,年轻评委批“太油腻”,惨遭淘汰)。好的标题总是这么吸引人,我翻看了一遍文章又搜看了一下这段综艺视频的剪辑。大体说的是,水木年华参加综艺唱怀旧,被几乎所有专业评委否定并出言刺耳,被淘汰,引发热议的事儿。
姑且不论是否是节目的自身剧本设计,单看这段综艺视频,细细的品味一下,无非就是两个代表各自利益团体,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的一场较量呗。片面的讲,水木年华代表着曾经乃至现在依旧占据着绝大份额市场,对新拓展市场有着强烈企图心的老牌团体;节目里的专业评委他们代表着对自己新开发的市场持有绝不让分毫的独占心态,对老牌的市场具有强烈的侵略性的新进团体,说白了就是抢占市场份额,抢夺客户资源的市场竞争呗。这不就是随时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自己从事的行业里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斗争吗?
就拿做乐队和唱歌来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不管什么渠道,只要你不危害公共安全等法规,很多事情都会被爆出来,也许不是本来的样子,但也可表现的七七八八。个人很喜欢摇滚乐,它总是会用那最耿直的方式,表达着对周围事物最真挚的爱恋。想想那些创作出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的乐队,几乎所有功成名就的,都是拥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才会拥有现在的老牌地位,谁会不珍惜轻易予人呢;再说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些特别火的选秀节目的前期视频。也许不是一线但也已然拥有了自己江湖地位的评委,对待那些想通过节目实现梦想唯唯诺诺的新人,要么打断、要么进行贬义词的堆砌,可以说极不友好,无非告诉新人,这个行业,你别进。试想一下,万一这些被淘汰的新人,有一天成名了,他和当时的评委位置对换了,可以想象那是怎么一个场景,面对现在的选手曾经的评委,估计也不会很友好吧。
忘了是在哪个节目看到的了,说是一个刚入职的大学生,自我感觉不错,的确,业绩也有,经常还受到老板当众表扬,但是总会遭到不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的排挤,后来就慢慢被老板疏远,最后自己离职。他就来求教评委老师,自己该怎么做。当时回答他问题的那个评委,言辞尖锐,很有特点,他是这么回答的:
“你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优秀,可以说不合格。一个连自己老板和同事都搞不定的人,你能说他能力出众吗!你自认为自己是高学历属于高维阶层,老员工低学历属于低维阶层,但和你一起进公司的新同事,他们也是和你一样啊,那他们为什么也排挤你呢?这只能说明,因为你自己的欠缺,导致你融入不了任何团队,代表不了团队的利益。所以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任何团队站出来为你发声,结果就是被淘汰。如果不想再次被淘汰,就要填补自己的欠缺。”
当时,这位评委老师说完,全场哑然,后来还被起了个“毒舌”的外号。但现在想想,他说的很对,就是表达的尖锐了些,不好接受罢了。
再看看,水木年华被淘汰时,那位年轻的专业评委说的话:“就觉得,不太明白,他们来《乐队的夏天》是干嘛?我觉得这个舞台,应该留给一些新乐队!”
这并不是说明他个人对水木年华有偏见,而是不得不这样说。他能坐到专业评委席上,就代表着一个团体利益,他站起来就要不得不为他的团体发声。水木年华又何尝不是代表一个团体呢?
灯光之下的乐队都是有数的,而台下,又有多少怀揣梦想为了生计而奔波的新人,为了打破看不见的壁垒,哪怕是钻一个小孔,而拼尽全力呢?这,又和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做的商业竞争,有什么区别呢?
结语:其实大可不必,站在道德的高度上,义正言辞的去评价一件事情。一个上个热议的事件,也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无非就是套用了不同名字而已。
个人很喜欢老牌乐队的老歌,虽然五音不全,但也喜欢哼唱,因为总是会不知不觉的和自己的心情合上拍儿。也许,这个事件以后,很多老牌乐队不会再出现在这个舞台上,更多的是新面孔。这,恰恰符合了建立乐队的,让更多的人发出更多的心声。
上述看法仅代表个人观点,多多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