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好久没有更新,昨天前天大前天整整一个星期都在赶作业,每一次自我感觉不错,但是总被老师挑出各种毛病。
前几天晚上画画时,由于太枯燥,于是在喜马拉雅听了我好久之前打算看的一本书《瓦尔登湖》。
刚开始在书单上看到推荐时,感觉名字有点乏味,提不起兴趣,我这人看书,首先要寻有意思的,没意思的一概不看。
碰巧点开这本书 ,碰巧听了一大半,但是碰巧也给我很大的触动。作者梭罗曾经考上过哈佛大学,曾经开过铅笔厂,相比我们好多人来说梭罗曾是天之骄子,哈佛毕业生,曲高和寡,在闹市里无聊到憋屈,于是和好基友爱默生去了一个完美的湖畔,并开始享受到寂寞的好。至此,他再未远离过这里。
我想,如他自幼在湖畔长大,未必能如此洒脱。
因为他的归隐,他的生活,都是质朴到无以复加。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求什么,可能他拥有过他之前的一切。
想一想现在很多鸡汤文都喜欢披个哲理的外衣,写一些尊尊教诲的文字,让为失败而沮丧的人们读后高高兴兴。或者喜欢讲个励志故事,犹如与邻居的大妈聊天,不出十分钟就能知道谁谁谁过得比自己还惨,于是心满意足。但是,生活还是原本狰狞面貌,并不曾变得好看一点,这些文字只会让梭罗笑掉大牙。梭罗是生活的强者,他赋予自己绝对的自由,典型的个人主义。耗尽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去赚钱,为的竟是在最不宝贵的时间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但他会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不像心灵鸡汤的读者,诱导自己继续过着并不理想的生活。他更不会别有用心地把物质生活贬低得一文不值,来抬高精神生活的境界。他的精神氛围是纯净的,独立的。他向往自然,却并不推崇,他的世界不需要邻居,只需要异己者。
他厌恶随波逐流,可这世间偏偏有太多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习惯性教育着他人,习惯性指点他人,批判他人,甚至以说服他人为乐,最后连累自己和他人一同失了自我。
所以,梭罗始终是寂寞的,他的精神境界也是纯洁的。
我不得不承认梭罗的孤独,可能是所处的年代不同,我认为这世间再无梭罗这般的人,在1845年的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建起了一座木屋,和动物们一起生活,事事自力更生,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