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班级发的奖状或许在我们大人眼里就是一张纸而已,好像没有什么价值。但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奖状能激励孩子前进,呵护心中某方面的闪光点,促使孩子变得更优秀!
但是奖状是被我借出去的,奖状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吗?为什么要借给学生奖状而不是发奖状呢?事情是这样的:
因为疫情的原因,学生考试完,不再返校领通知书。当天考试完就根据同学们的这学期的综合表现颁发了各种奖状:有各种社团的优秀成员奖、阅读之星、劳动之星、礼仪之星、运动之星、书法之星、安全小卫士和三好学生!
其中一个孩子本来没有获奖的资格,但语文老师反映:最后两周里纪律上有明显进步,作业也及时交了,为此还在全班表扬了他呢。我潜意识的想鼓励他的转变,怎么办好呢?灵机一动,拿奖状说事儿!把他叫到跟前。问他:“小A,语文老师说,最近你在语文课堂表现很好,纪律和发言方面比以前有进步,我为你的转变感到高兴。你想要奖状吗?”
“老师给奖状谁会不要?我想要啊!”听了我的问话,小A的双眼放光!
“按照评星的标准你是没有!”这句话让他顿时泄了气,刚才还神采奕奕,瞬间就无精打采了。
“别介呀,你听老师把话说完呗。按照评星的标准你是没有但是老师可以借给你一张奖状。”
“啊?奖状也会借?咋借?”望着他那因吃惊瞪大的双眼,我不禁哑然失笑。
“虽然你不符合评星的标准,虽然这学期你参与了楼梯的安全监督,也不是最优秀的。说明你平时的值班工作做的不到位呗!但鉴于你是主动请缨的,参与的热情很高,值得表扬。所以老师借给你一张特别的奖状,因为你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前提是:你保证下一学期里,不仅自己守校级班规,不违反纪律,而且真正发挥监督员的作用,帮老师监督咱班所有同学要上下楼梯有序靠右行、不拥挤、不追逐打闹。发现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你制止不了必须及时汇报给老师,你能保证吗……能保证做到,我就给你发奖状。”
“老师,我会的。”一次愉悦的交流结束了。我回到办公室,翻箱倒柜找了一张空白的奖状!因为这学期的奖状已经被写完了……
在发奖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这样对同学们讲:有一个同学,主动申请要做下学期的安全监督员,保证自己能安安全全遵守班纪校规的同时,监督大家的行为,让大家每天都健健康康上学来,放学安安全全回家去!想请同学们做个见证。老师想为这个同学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颁奖,授予安全监督员奖,孩子们你们有意见吗?哈哈,全班孩子真给面子,没有异议!如愿以偿的他在孩子们的掌声中领了奖状,脸上写满了开心!
这孩子为了一张奖状,把自己的下学期都“透支”了,也正应了那句话,没有一个孩子想成我们大人眼中的“坏”孩子!
说实话,我心里真没底,不知道明年的他怎么样呢?算了,发了就发了吧,说不定明年会有惊喜呢,未知数啦……嘿嘿,期待中……
(未完待续,到底借奖状的结果如何?有意想知道借奖状结果的朋友可以关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