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四十八岁的时候,公公生病去世了。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退休的教授,迎来了第二春,嫁到了教授家。本来想找到琴瑟谐和愿百年的婆婆,现在每天却是苦恼不断。
婆婆五十岁退休,那时我刚生完孩子,婆婆自然回到儿子家来带孙子,为了方便,住在我家,我和老公也给婆婆和新公公准备了房间,但教授不愿意住进来,婆婆就一个人住在我家,只是到了星期六星期天,我和老公休息,婆婆才回去,处理教授一个礼拜的衣服,打扫家里的卫生。
儿子刚满两岁,教授的儿媳妇也生了,没人带,要婆婆回去帮忙。我的儿子才两岁,我和老公也要上班,婆婆在我家帮着带,我和老公也能轻松,但婆婆为了和谐,回去帮着带教授的孙子。我不得已,把我妈请到我家帮我们带孩子,我妈说我婆婆:“这个女人是糊涂了,自己的孙子不带,跑到人家带孙子,难不成将来还指望人家给你养老不成?”
可想不到前几天婆婆回来,消瘦了不少,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了。我问她是怎么了,原来是婴儿受凉了,拉肚子,婆婆被教授的儿媳妇一顿埋怨,说到底不是婆婆的亲孙子,婆婆带的不尽心。
带孩子的都知道,小孩子哪有那么娇贵的,偶尔有个发烧感冒拉稀的事儿,也不足为奇,没什么大不了的,婆婆刚要分辨两句,教授插话说:“你没有带好孩子,儿媳妇说你两句,有什么委屈巴拉的,孩子拉稀,还不是你的责任。”
我婆婆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因为帮我带孩子,没能在家照顾教授吃喝拉撒,还心里一直愧疚,她很传统,一直觉得家庭主妇,就应该是个合格的保姆。所以,这次回去带孙子,甚至于有补偿的意思,那是真心付出,白天黑夜的忙乎,还生怕说不是亲孙子之类的话,比带亲孙子还周全。谁带孩子谁知道,带孩子真是个辛苦活。没成想自己的付出,被看作是理所应当的,没人承情不说吧,反倒落下罪责。
我听了,没言语,我好几次都想劝婆婆离开那个教授的家,可实在是张不开口,老公心疼他妈,坚决不让婆婆回去,说到老了,还去伺候人家,不是个事儿。
婆婆说,婚姻哪能计较得失那么多呢?口里这么说,婆婆好像经历了这件事,心里也很失落,对她的新的婚姻,多少有些失望了。
老公要我劝婆婆离开那个教授,回自己家好好过日子。婆婆有退休金,也不愁吃喝,本来想再婚,能找个伴不孤单,说说话,一起出去旅游,有个幸福的晚年,没想到,嫁给教授,还一样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成了免费的保姆不说,在人家就没把婆婆当成亲人,有什么可留恋的,回来儿孙绕膝,难道不香?
我很犹豫,不知道怎么开口,要不要劝婆婆离婚?老人再婚还能找到真情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说:我同事和我说的自己婆婆的事儿,叹口气说老人再婚太难了,再付出都跟人家隔着一层,亲不起来。
一是老人再婚确实是个世纪难题,尤其在我们国家的国情下,很多老人再婚就是为了找一个免费的保姆,真心能从感情出发,找一个相互陪伴的伴侣的,在现实中,还是要败给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岁月。
就比如同事的婆婆,将来老了,再婚的继子是不可能去赡养的,到时候还是会推给原生家庭的子女去赡养。
二是老人有退休金,足够自己养老,建议对再婚还是要慎重,我身边有很多老人,都是只谈感情不结婚,相互有感情慰藉,而对谈婚论嫁,就谨慎得多,因为各自都儿女一大家人口,一旦结婚,面临的是各自财产的归属问题,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这也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啊,老人似乎失去了谈婚论嫁的资格。有很多老年的有情人因为儿女的问题,不能牵手,也是非常遗憾的事。
三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同事想劝婆婆离婚,远离是非之地,出发点也是好的,可是,现在的这桩婚姻,就好比是个鸡肋,看起来,婆婆对教授还是有感情依恋的,婆婆以为自己在身强力壮的时候,多付出来争取将来老年的幸福,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利益面前,没有谁会轻易放弃的,到时候鸡飞蛋打一地鸡毛,也是一件难堪的事情。
大家说说看啊,劝还是不劝婆婆离婚?老人这样的婚姻有必要维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