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
家住大连的62岁周奶奶,儿子王先生身体残疾,平时跟妻子靠摆摊儿卖咸菜为生,收入很低。周奶奶自己也没有收入来源,年纪大了也干不了体力活,就在家帮忙带两个孙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孩子越来越调皮,经常拿着周奶奶的手机玩游戏,周奶奶没有多管。
直到周奶奶到银行取钱买药时发现银行卡里的7000元钱不翼而飞!要知道,这7000元钱可是他们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费啊!
老人当场就急哭了,报警才知道钱全被10岁的孙子充进了游戏里。
翻下新闻,孩子因为打游戏而大额充值的案例屡见不鲜。
对于他们的家人而言,他们也一直不明白,游戏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孩子们如此沉浸入迷?
一直以来,青少年打游戏都被认定是不求不进的事情,网络上被爆出来的各种因打游戏后而影响学习、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从未停止过。
由此,家长们对于游戏“深恶痛觉”,同时又不得不承认,绝大部分的孩子都爱打游戏,而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办!
为什么孩子会沉迷于游戏呢?
1、因为相比现实世界,游戏世界更加完美。
现实的家庭教育,很多都处于“包办”的模式,每天行程满满,不管喜不喜欢,都被要求要去。在现实的世界里,这样的模式让孩子觉得压力重重,有种无从选择的逼迫感。可是在游戏世界里,他可以自由选择任何想做的事情,换句话讲,在游戏当中,孩子得到了自由。
不要总认为孩子小就不懂得什么叫做自由。当他被困禁在一个空间、被要求必须达到某个目标、某项任务时,他的内心也会一点点累积起反抗意识。
所以当他们发现游戏中的自由与力量,每一次的胜利更会增加成就感,所以他们会欣喜,会沉迷,会不停在心中念念不忘去冲关。
时间长了,孩子沉迷,大多数家长操碎了心,不让玩非玩不可,发脾气、不高兴、摔门而出,学习也不上心,这都是最典型的逆反特征,在小学的时候还管的住,说了可能还听一点,一旦到了初中高中,叛逆期带来就经常跟爸爸妈妈对着干,就很难再管得住了。
2、缺少必要的关怀
文首的案例中,年迈的奶奶与稚龄的儿童之间,能共通的话题并不多。父母每天奔波卖菜,也无暇看管孩子。可对于孩子而已,正当好玩、爱玩的年纪,没人陪伴怎么办?
那就自己找乐子,游戏简单直观,便成为了首选。
《请回答1988》中有一个片段:娃娃鱼刘东龙有优越的家庭条件,却总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学习不怎样,吃喝玩乐却是样样在行。父亲是教导主任,母亲是保险公司的金牌王,买得起新款的衣服鞋子,物质生活无可挑剔。可是他并不开心,因为相比其他几个人,他缺失了父母的陪伴。
生日前夕,东龙开心的说妈妈要在生日时为他煮海带汤,因为父母工作的繁忙,为此,他已经好几年没有吃过妈妈做的饭了。
自从妈妈当上保险王后,就再也没有吃过妈妈做的饭。所以当妈妈承诺说要给他做生日餐时,他的开心不言而喻。
可是生日当天,满心期待的海带汤变成了几张现金和一张歉意的纸条,失望母亲又为工作而食言,失落为什么总得不到父母的关怀。一气之下,他选择了离家出走。
当他被同伴们找回而不敢回家的时候,跨进家门才发现他担心的责备并没有来,父母根本不知道他曾离家出走过,只以为他的彻夜末归是留在了别人家。
再没有比这更让孩子扎心的事情了吧。
很多家人因为工作而忽略孩子,在孩子最需要陪伴时选择了走开,只顾提升物质需求,而忽略精神需求!
更会有些家长看孩子玩着游戏又不需要自己去管更会觉得省心!
还会有些父母,自己本身就是游戏爱好者!
可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却又责怪孩子犯了错,缺乏家长管教的孩子最易出现各种问题,离家出走、沉迷游戏等事并不少见。
最该反省的除了孩子,更是家长。
3、不懂得金钱可贵
看过一句话,说很多时候不是孩子“视金钱如粪土”,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钱来之不易”。
为什么孩子会拿大把大把的钱去投入到游戏中?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金钱的可贵。
做为家长都不忍心让孩子吃苦,孩子要钱就给,要买什么就买什么,多问一句孩子一翻脸就妥协,久而久之,孩子只会觉得来钱容易,反正父母会给、会去赚钱。
所以当他们拿着钱在游戏中纵情驰骋快意江湖时,完全想不起来父母有多辛苦。如果他知道这些钱对整个家庭意味着什么,他还会去这样做吗?
家长对于孩子金钱、财商部分的教育缺失,正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
面对孩子的沉迷,家长应该怎么办?
很多家长在意识到孩子每天沉浸在游戏当中而荒废学业的时候,大部分的家长会选择责骂、怒吼、甚至断网等方式以期待孩子能好转,然而这样的做法可能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激发他们反抗的心理,得不偿失。
所以当发现孩子沉浸在游戏当中不可自拨的时候,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1、强堵不如疏通,循序渐进,对症下药才是好方法。
如现在孩子们都很喜欢的游戏《王者荣耀》,家长可以去了解下游戏背后的故事,如那些英雄人物的历史故事。
孩子们都有自己钟爱的英雄人物,在和孩子聊天时去和他讲一讲这些真实的历史故事,去吸引他的注意力,听得多了孩子自己就会主动要求去了解这些历史故事,陪他一起查资料、翻典故,反而游戏的魅力也在一点一点的减弱。
没有不喜欢故事的孩子,生动而有趣的讲解更能激发他的探索欲望。
2、转移注意力,多带孩子外出走动,参加室外运动
一般热衷打游戏的孩子,大都是不爱运动的,更乐于宅在家里,坐在沙发上玩一个下午。
所以家长更应该多多带孩子出去走动,亲近大自然,仔细观察下他们对哪类活动更感兴趣,去参加一些短期活动、或者夏令营等等,在现实生活中去获取成就感,去结交生活中的好朋友,对游戏的依赖度也会自然下降。
3、对于只想玩游戏的孩子,不妨和他一起玩
如果无法改掉游戏的习惯,那么不妨和他一起玩起来。当然,对于游戏的选择上,家长要有目的性。
并非所有的游戏都有害无益,如《我的世界》、《纪念碑谷》等休闲益智类游戏,更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考、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这样的休闲游戏也不会让孩子沉迷其中。
4、认为自己玩的好,想成为职业选手,那就试试看吧
在各种游戏直播的影响下,一些认为自己游戏玩得好的孩子,很容易就会荫生出”我要成为职业游戏玩家“的想法,在他们看来,这种职业的薪资高、人气旺,还能天天玩游戏,一举数得,多好!
这个时候的家长,千万不要急,因为此时的他们心性末定,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看到的表面现象,气急败坏的阻挠根本没用!尊重他们的意见,愿意聆听他的想法更能清楚的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如果孩子真的觉得自己的能力足以成为一名职业选手,那么不妨带上孩子一起,去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检测。
一些城市针对孩子沉迷游戏已经有了相关培训中心,从对孩子的沉迷度进行检测,到是否具有打职业游戏的专业测试,以及职业队伍高强度模拟训练、素质拓展与时间管理课等等测试,有理有据的数据会给予家人和孩子一个正确的结论。
家长的话或许他们不会听,但是专业人士的分析、意见和结论还是很有信服力的。
同时要让孩子明白“未来”二字的含义,选择权在自己手中,不算认同但愿意支持的态度,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正能量。
用自己的经验给予建议,放手让孩子去痛、去成长,放下父母的高姿态,像朋友一样友好相处。
5、用心的陪伴胜过一切
一对认真用心的父母,所教育的孩子,沉迷游戏、走上歧途的机率真的很小。
现在孩子不比以前,上小学的孩子游戏可能玩的比大人都熟,记得那个段子吗?一个上班族真着休息日去网吧打游戏,可一个小时里段位直线下降,一怒之下报警抓了整个网吧的小学生。
虽然有点夸张又有点可笑,但不能否认的是,学生打游戏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
但反过来想,如果放假休息期间,父母能带着一起出去放个风筝、打个球,跑跑步,去逛逛图书馆,一起看看书,去鼓励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孩子还会有玩游戏的时间吗?还想得起来去玩游戏吗?
一个习惯的养成期是21天,用21天的时间陪孩子养成一个新习惯,来代替打游戏,家人们需要的,更多是耐心。
青少年打游戏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现象,这需要时间去引导去纠正,家长们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少打骂多鼓励,为孩子竖立起自信心,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即便是错的,也要平静的用他们能理解能听得懂的话语和方式去解释,他们才会更容易接受。
要知道,面对孩子,你们是”过来人“,而他们只是心智还末完全的孩子,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想试探,不够稳定,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所以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以柔软的姿态去面对他们,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