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总是厌恶损失,人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平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趋利的考虑,出于对损失的恐惧,人会在出卖商品时索要更高的价格。
对禀赋效应的推论是,人在出售商品后会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比出售前更低,为什么呢?因为当商品出售后,人对因出售商品而换得的金钱或物品因为上述效应而有更高的评价,与之相对的,那么对已售商品会有较低的评价。
举个例子,当人处于热恋期时,会认为对方是完美无瑕的,哪怕是对局外人显而易见的缺点也会被美化为钟爱的特点,当实在难以钟爱时,则会幻想将来可以慢慢改变。但当人分手以后,会蓦然发现原来对方有很多不合适之处,评价自然比之前降低不少。如果人分手后遇到下一位恋人,往往会用新恋人的优点和旧恋人的缺点进行比较,最后得到因与旧恋人分手而遇到的新恋人更适合自己的结论。
也许人就是因为具备这样的自我保护机制才得以知足常乐,就像在股市中亏损的人宁可等候遥遥无期的反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投资失败,因为承认意味着损失兑现,等待意味着还有翻转的可能。看跌期权的价值取决于人对损失的厌恶程度。
那么人应该怎样避免出于禀赋效应做出错误决策呢?
第一, 承认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并向上帝寻求真智慧。
第二,消除感情色彩,客观描述事实,认真观察事物的发展过程并总结一般规律。
第三,操练逻辑思维能力,从一般规律推导出有助于实践的初步结论。
第四,对相关变量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不同结果的概率分布。
最后,根据已知的概率分布,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进行决策。
西部世界里说人不过是简单算法的堆砌,其实不然,因为人是极其复杂善变的动物,如果人真的能够按照上述简单的算法生活,那么一定可以规避很多后悔和不如意。人说简单也简单,简单到明明有这么多可能却只愿意相信其中一种会实现;说复杂也复杂,明明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却偏偏喜欢寻找各样的压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