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深圳已经11天了,虽然我并不是第一次来深圳,得力于我姐一直在深圳这座城市工作,我才有机会经常性地来深圳,以前我来深圳是以一个游客的心态,觉得深圳人这么多啊,好热闹啊,还蛮好玩的;而现在来深圳,我是以一个想融入深圳这座大城市的心态,会觉得深圳人好多啊,压力好大啊。
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我在Boss直聘、建筑英才网、前程无忧上投了无数份简历,面试了有10家公司,坐了无数趟的公交车,为深圳公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终于要结束这为期11天的求职之旅了,已经确定了具体的公司,具体的岗位,真的好开心啊。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用文字记录这一段求职的历程,写写我的感受、感触,以及对职业的选择、面试的过程。
找工作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首先得选择一些比较好的网络平台投简历,每个行业都有一个比较专业的招聘网站,像我这建筑行业就是建筑英才网了。然后就开始选择某家公司中的某个职位进行投递,并且考虑待遇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在进行这一过程的时候是非常过瘾的,觉得好多岗位都合适,就拼命的点投递,但收到的面试邀请也多,大概占投递数量的百分之五左右。
然后就是面试了,有时候坐两个小时的公交就面试十来分钟就叫你回去等通知,这说明就没戏了。大公司面试总是三四轮面试,搞得花里花俏的,超级磨人;小公司的面试非常舒心,就一轮,而且还是老总亲自来,跟聊天一样健谈;还有些公司要笔试,一大堆题目让你写,从数学到物理,从历史到英语都有涉及。
急切邀请我面试的是乐有家公司,这是我第一家面试公司,有关房屋的租赁买卖。与专业毫无相关,我开始是极其不想去的,但看到给出的底薪6.8k,以及非常热情的HR小姐姐,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去尝试一下。
我穿着大短裤,拖沓着拖鞋,就这样非常随意地去了面试,面试过程也超级随意。之后的结果竟然是没有录取。即使是非常缺人的公司,用含有水份的6.8k的底薪去吸引人,但公司还是不愿意招像我这样穿着随意、面试随意的人。
当然了,我其它的面试不会这样啦,我是想说,正式这一点很重要,不能过于随意。
穿着得体,说话不随意,真诚,面试就成功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主动性和坚定性了,HR会想尽办法试探你对你所应聘岗位的坚定性,比如我面试的第三家公司园林股份,总是在试探我对这个岗位的坚定性,我明明应聘的是预算,他偏偏问我愿不愿意来做设计,然后我说愿意啊,就这样被Over了。
还有一些公司会问一点专业性问题,回答不上几乎就over了,我面试的第四家公司华剑集团,刨根问底似的提问,问到我哑口无言,然后就pass掉了。
还有些公司干脆笔试,像我面试的第九家公司普利造价,用五张A4纸双面试题,做到我感觉回到了高考现场,高考生应该很容易进那家公司吧。
面试讲究信息对称,公司了解了我的信息,我也必须了解公司的信息。大公司说他们公司平台大,有利于发展;小公司说他们公司平台虽小,但很有挑战性。
不同公司所给出的薪资差异还是有点大的,有时候大公司给出的薪资还没有小公司高,他们说是平台好,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小公司有时候也会给出很少的薪资,他们会说是小公司会发展,前途无量。
像我面试的第二家公司永达信,虽然公司挺不错的,却给出极低的薪资,打着公司培养你的旗号,疯狂地试用你七八个月。
后来我发现,只要能够给出比较高的薪资,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能说明一个问题,这家公司不错。小公司说明老板大方,大公司说明公司运作效益好,不差这点钱。
找工作这件事不能急,得慢慢来。找一份将就的工作超级容易,而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就得费点时间。非常幸运的是,我可以安然地住在我姐那,不像我姐当初是住宾馆找工作,星期五之前没找到的话,内心就会拔凉拔凉的,因为周末不会面试,得花钱住宿与吃喝。
在去面试的公交车上遇到一找工作的年轻小伙子,提着垃圾袋似的行李,一直在跟微信语音,好像是跟中介聊,说自己没有一分钱了,没钱体检之类的事情,深圳也没什么熟人,想让中介先垫付一下,中介却让他自己想办法。他眼泪在打转,一直在压着别掉下来,那场景,真的太无助,太伤感了。
没找到工作确实会让人心急如焚,让人压力巨大、让人情绪崩溃。那一刻,我都有一点想哭的冲动了,那个小伙子真的坚强。
这么多天来,和上班族一起挤公交,他们去上班,我去面试。公交车上竟然能挤这么多人,深圳的公交竟然这么多,我突然之间有那么点恍惚。
人来人往,人真的好多;车来车往,车也真的好多;高楼大厦也好多,不断地在我眼前穿梭。人真的很容易在这样的地方变得渺小。
找到工作了,是求职的结束,是工作的开始。
经常看这么多人头、这么多车,人应该很容易变得豁达吧。
一直在追求忘我的状态,但在这里却容易陷入忘我的陷阱。
一天看这么多人脸,很难看到一张笑脸。
这里不缺少激情,却缺少那么一点人情。
深圳节奏好快,藏在没有发觉的快步伐里。
节奏快、时间快、人也过得快。
来不急想些什么东西,这一天就过去了。
在深圳不允许你思考人生、探讨梦想,允许你直接去做!
该不该来大城市发展,没有该不该,也没有合适与不合适,我始终是我自己。
一个人能在好的环境中变得更好,那他在坏的环境中也不会太差;一个人在坏的环境里变得很差,那他在好的环境里也不会太好。
环境只是一个契机,好与不好,取决于我们自己。
嗯,我终于要真正在这座城市工作了,还真有那么点激动与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