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哈皮波白话试译:
孔子讲:“泰伯,他可以说是有极致道德的人了。多次将天下谦让,民众都找不到称赞他的词语了。”
哈皮波赏析:
天下代表着至上的权力,泰伯却不为权力所诱惑,多次谦让给自己的弟弟。按照古代遗产继承法则,遗产一般为长子继承。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按照传统他应该继承王位,但估计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及他的弟弟季历,所以才将王位禅让给他。
这是按照我们传统的逻辑来解释泰伯的行为,我们将这种主动禅让王位给贤能称为道德,孔子甚至提高到了至德的高度。这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一直保存下来,我们鼓励禅让而反对僭越。但正是这样的思维方式下,我们文化中的竞争精神满满被湮没,我们的传统价值中相互谦让的一团和气远比有序的竞争重要。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逻辑来理解泰伯的行为,虽然有一点厚黑学的味道,但是会更接近人的现实心理和历史的真正情境。
在周朝的经济并未发展,主要还是以青铜器作为生产工具,人口也并未大规模发展,作为人民的领导者的王,其实更多的责任是要带领人民去耕地去修水利和抵抗蛮族的入侵,王位并不是轻松享受的工作,与后世的王者远远不同。在王位上不仅不能享受,而且还要比普通人辛苦,像大禹治水那样,风餐露宿爬山涉水,三过家门而不得入。王者是要比普通人劳动更多,承受的压力更大,所以泰伯可能是因为不愿意承担过多的劳动和压力而做出的禅让。但这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因为每一个人有着不同的心理动机,和做出自己的选择。
但是我们的古人已经习惯了用道德去评价一个行为,而忽略背后真实的心理逻辑。我们将禅让视作一种高尚的道德的心理前提是王位代表一种权力,拥有它收益远远大于付出,但拥有的权力的收益小于付出的时候,禅让就不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而是一种责任的推卸。
“让”并不是单纯的道德行为,而是在相互冲突中一种更好保存自己的行为,它既不高尚也不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