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清 图|网络)
(一)
连着好几天,乔任梁和《釜山行》的话题一直占据着热搜榜单。而两者,一个是为了求生的向死,一个是为了向死的求生,表面看上去南辕北辙,本质上却都指向活着的一些无奈、凄酸与悲凉。
《釜山行》据说是一部“每五个韩国人中就有一个人走进电影院”的2016年最具话语权的亚洲丧尸片,人性之恶、之善展现地入骨三分。在强烈的求生欲面前,一个个原本面目模糊的人个个性格鲜明。有见死不救、把同伴往丧尸那边推使得自己可以逃生的自私到底只为了活着见到母亲的金常务;有牺牲自己换来妻子和腹中孩子生存希望的尚华大叔;也有发现自己被咬伤为防尸变伤及女儿而跳下车厢、求生不得最终无奈向死的男主石宇;也有生无可恋、看不惯那帮自私的“人渣”最终选择打开大门让丧尸进来的奶奶的妹妹……都让人唏嘘不已。
明明是为了求生,然而又为何一个个义无反顾地向死?
孟子在两千年前曾说:“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只因爱人太深,希望对方能够活下去的愿望太强烈而不得不忍痛舍弃自己的性命,这真是人生的大悲凉!
同样让人感到凄酸与悲凉的还有乔任梁。半夜听到他的消息,很意外,以为是有人在搞恶毒的恶作剧,真希望第二天他能在微博上更新“嗨,大家还好吗?听说我昨天被死亡了。”然而并没有。媒体界一片沸腾,从一开始风言风语、不负责任地扒他的“粉红内裤”、SM致死,到后来理智地探讨抑郁症。人性之恶、之善在其中尽情展现。以吸睛和炒作为目的的后来被证实为虚假的泼污水、对他疑似同性恋行为的窥探与冷嘲热讽、两边倒地跟进媒体的主流导向的墙头草、由微弱到强大的纷纷四起的正义之言……世界永远热闹,街市永远太平,谁又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去里面一探究竟,去抚慰他的人生之凉?然而,永远也抚慰不了了。
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必要时候借助药物。任何不了解情况的人的安慰都是隔靴搔痒。
据说在韩国,每三个年轻艺人之中,就有一个在靠安眠药入睡。生而为人,注定是孤独的,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天地洪荒,人生实在很短暂,然而有时候,苦痛偏偏那么长。身居高位、享受着财富和荣耀的人承受的压力是我们普罗大众无法体会的。爬高必跌重,只能日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世界有多喧哗悸动,他们就有多孤独无助。
(二)
那么,有着俗世烦恼的普通人呢?
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谁都有被一大团生活的乱麻捆住手脚愁肠百结的时候。我们又如何挣脱?
我有个朋友尘心经历过人生的钝痛,数次寻求过死亡。然而现在她比谁都能看淡生死。
三年前,她唯一的孩子被查出患有孤独症。三周岁了,不会说一个字;跟人交往没有任何手势和表情,完全不理人;每天只是独自一人把玩具车推来推去,低头看那滚动的轮子;脾气暴躁,稍不满意就头往地上撞。
尘心去了大医院找了专家做了评估,结果是重度孤独症。尘心询问了专家,查阅了很多资料,联系了机构,自己在家里一天十个小时的干预。天天鸡飞狗跳、焦头烂额。这样的努力却得不到回报,孩子进步微小,而那个最该在这个时候搭一把手的丈夫,却决然地离开了尘心母子。
所有的希望全在这时候崩塌。尘心数次想到过死,数次追问人生的意义,好多个午夜梦回无法安眠的晚上,都想带着儿子从窗口一跃而下。有几次,就着昏暗的灯光,看着身边幼小的孩子平静柔软地睡着,呼吸均匀,面容光洁,想着这几天孩子又有了点小进步,她的心就软了。蹲下来痛哭一场,第二天起来又是一条家务、赚钱、干预孩子一手包的女汉子。
真的只是一念之间。
如同独自一人走过空寂无人的隧道,以为永远也走不到头,可是,光明一下子就来了。
现在她也挺过了那段最为黑暗最为绝望的时期。她曾淡然地对我说:
怎么活不是活呢?可是,活法真的会有点不一样。同一件事,落在A身上是痛不欲生,落在B身上却是风轻云淡。苦的不是生活,是当事人的心态。我曾读过一本书,讲的是他得了孤独症的儿子的趣事,作者是一名主持人,文字幽默风趣。我想我也应该这样。用心去爱孩子,用心去帮助孩子,共同度过人生中的某个阶段,也是人生的大圆满。
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是人生中艰难的岁月——承担着渐长的责任,拿着与工作强度不匹配的薪水,艰难地权衡事业和感情,不情愿地建立人脉——我们都是肉体凡胎,时时刻刻与尘世中的凡尘琐事拳打脚踢。但你无论如何总得撑下去,上天总会给我们能过得去的坎。
(三)
苏东坡有一首写中秋的词《西江月》我很偏爱,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分外真实的苏东坡: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有历尽沧桑、人生苦短的无奈与悲酸;也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彻悟与感叹;同时也有对自身遭际、“人言可畏”的愤懑与不平。
原来,向来旷达疏豪的东坡也会在黑暗的隧道期中悲凉地长叹。可是,即便遭遇数次贬谪,他还是挺过来了。他选择了一条“吟啸且徐行”的路,任凭人生的疾风骤雨打在身上。走完这条黑暗隧道,“回首向来萧瑟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的,人生百年,本就是大梦一场。“活着真累”,这种感觉大概每个人都曾有过。有一些人,早早地缴械投降,放弃在泥潭里的挣扎,任凭人生的污泥封住口鼻。也有一些人手握一把烂牌,拼命挣扎着想打出美好的结局。有时候,人的脆弱和坚强都会超出自己的想象。有时候,人会脆弱地由于一件小事而全然崩塌;有时候,也会发现自己竟然咬着牙走了这么久的路。
既然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那么,就过好那一二。那一二有时无关伟大的崇高的梦想,相反,却是来自于生活本身。把每一天过好,其实就是过好了一生。不要在低谷阶段轻易放弃,也不要在顶峰时目空一切,更加不要在执着一番依旧一无所获后就自我放弃。不管是一次考试失利,一次失恋,一份工作的丢失,一次生意上的失败,一段婚姻的结束,一场重要的疾病,只要生命还在,无论发生什么,稍待时日,“回首向来萧瑟处”,那都是身后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像苏东坡一样在人生的黑暗隧道中“吟啸徐行”吧,窗外秋风习习,面前有花有酒,让生命中的每一秒,都成为人生中幸福的寸寸光阴。
作者简介:水清,中学教师。喜阅读、电影、旅行和花草。坚信:在文字、电影和天地间旅行,人生会拓展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