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游完1000米,趿着拖鞋从游泳馆出门,一阵神清气爽。微风吹来地刹那,想着要写篇小文,写写关于运动后的感受。我和先生有多次的争执,争执的焦点在于,我希望先生能多参与运动,而他总以身体疲惫为由而拒绝。多次在不同场景下的争执无果后,我试图从我的认知角度来探讨运动和人体的关系,运动和健康的关系,运动和大脑的关系。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的身体深受亚健康的折磨。首先是被医生打上了“网球肘”病名,起因是我的手肘从去年夏天开始,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疼痛的厉害,以至于我不得不去医院治疗。诉诸缓解病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针灸理疗,一种就是在炎热的夏天戴上护肘。而就医的经历是一个并不愉悦的过程。不愉悦的本身是因为针灸过程中的酸、麻、胀、痛的感受。我的大学好友W女士,十几年前我认识她的时候,是一个外表柔弱温和的姑娘,如今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针灸科大夫。每当我需要针灸的时候,总是会请她帮忙。曾经外表柔弱的姑娘,但在给我针灸的时候,丝毫不念及旧情,每每下手之狠,以至于我多次差点疼痛掉泪,甚至都到了“绝交”地步。当然除了网球肘,我还有严重的“劲椎病”,因此,两者的治疗都需要针灸外加理疗,后来发展到严重的程度,还要加上牵引。
和W女士相聚,几乎都是在医院里面。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聊天的效果。在医院里面,聊的更多的是关于我身体的主诉,而W女士谈病因、治疗方法,开展治疗。我们的关系就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相比而言,我更喜欢聊点有意思的话题,聊点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这样的聊天,一个情调舒缓的咖啡馆似乎比嘈杂并夹杂着消毒水味道的医院更加合适。
就在我因为身体的疼痛而挣扎期间,读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约翰·瑞迪教授《运动改造大脑》的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迪。想到余生如果以频繁去医院的方式度过,令我有点惴惴不安。从成本效益最大化角度而言,投资运动健康比治疗似乎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运动促进大脑神经元连接。游泳一直是我多年的夙愿。去年,和同事J先生一家游泳,在J先生的指导下,我竟然能够在水中游起来。这对我而言,是一个神奇的过程。然而,能够在水中游泳,不会换气,也就意味着没有学会真正的游泳。而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一直是处在不会换气的状态,因而每每都是憋着一口气游十几米再起身换气的状态。虽然多次尝试换气,但多以失败告终。而换气这项技能直到去年去海边游泳才得以习得。在大海里,也像平时一样游泳,许是海水的浮力作用,瞬间让我学会了换气。那一刻发生的秘密,海水知道。人类的大脑由1000亿个类型各异的神经元组成,而神经元间通过数百种不同类型的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以控制我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神经有其可塑性,经验可以引起大脑的结构改变。大脑中约80%的信号是由谷氨酸盐和γ-氨基丁酸(GABA)传送出去,前者刺激神经冲动,后者抑制冲动。当在水中不断去练习游泳,大脑中的很多神经细胞被召集起来,相互之间传递的谷氨酸盐信号以形成一个新神经回路。不断尝试游泳,不断重复激活或者练习,会让突触自发肿胀,建立更强的联系。经验塑造了大脑的神经回路。而不断地练习也促进了神经元长出新的树突,并刺激引发了分支扩张,继而促进突触形成更多的神经连接,而位于神经连接上的许多髓鞘也随之加厚,髓鞘可以使神经连接更有效地释放信号。长此往复,神经传递的通道也会越强。大脑的神经回路由游泳的经历和经验塑造,并建立了有效的神经连接,因而游泳这一项技能被长期存储与脑干与小脑区域,并以潜意识的方式进行编码。而一旦编码后,这样的记忆就会一直存在。例如对于会骑自行车的人而言,哪怕许久不骑车,但是只要踏上脚踏板,车轮就会转动起来。
运动提升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以游泳为例,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每次去游泳,游完一个单程,总是会感到气喘吁吁,停下来歇息几分钟以后再继续新一单程的游泳。因而每次看到泳池里面那些能持续来回游泳的伙伴,就异常感到羡慕。然而,随着自己多次游泳,慢慢地,我的肌肉可塑性、耐力、体能也在不断增强。并逐渐发展成能够从单程来回需要休息,到一个来回休息,以及到现在可以持续多个来回游泳的状态。在游泳的过程中,大脑也会传递“停下来歇会儿”的信号,而每当此时,大脑又会发出另一个信号“再坚持一会儿试试看,身体能够做到的”,在不同的信号传递,不断地尝试过程中,理性的大脑通常会占主导地位,并主观推测身体是能够做到的,从而推动双臂、两腿不断向前游。果然,每一次小小的坚持,总是能够让身体不断向前。当然内在的自我效能感也就越强。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在运动的状态,尤其是当身体处于无氧状态时,脑垂体分泌出人体生长激素HCG——自然兴奋剂。HCG平衡大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同时促进所有生长因子的产生。而身体不断积累的快速收缩肌纤维增强了动作时的力量。同时,生成新的肌纤维增强了身体本身的新陈代谢,提高了燃烧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能力,大脑会保留住这种被增强的能力。而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超越自己认为的能力极限,即使在痛苦中努力坚持停留一两分钟,就能超越自我进入到一种纯净的精神状态中,人就会感觉自己可以战胜所有的挑战,游泳即是这样的过程。
运动在改变身材的同时,还会锻炼大脑,让它变得坚强而有韧性。对于先生而言,他不想运动是因为身体疲惫,没有精力,而没有精力是因为他缺乏运动。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运动促进了多巴胺分泌,而多巴胺能改善情绪和幸福感,并启动注意力系统。多巴胺与动机和注意力都有关。研究证实,长期运动可增加大脑内多巴胺的储存量,而且促发大脑奖励中枢内制造多巴胺受体的酶大量生成,由此产生一种类似成功完成某件事后的满足感。一旦出现这种满足感的需求,多巴胺基因立刻被激活产生更多的多巴胺,以便让这些通道获得更稳定的调节。此外,研究证实,肌肉运动产生的蛋白质经血液运送到大脑,这些蛋白质在我们最伟大的思考机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们包括胰岛素增长因子(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等。这些因子对于学习、记忆、血管生成、创伤愈合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个体感受而言,每次运动完之后,总能有大汗淋漓后的欣快感,人处于一个相对亢奋的状态。当然,这个时候也是身体血液大量回流的时候,通常这个时候的思维也会特别敏锐,也是注意力集中最佳的时刻。对于人类的思考脑而言,我们需要处在一个专注的状态,在这个专注的状态中,帮助我们构想、规划、思考、逻辑、推理、演绎等。
坚持每周游泳已经有半年之久,除了能够感官看到体重下降之外,我更欣喜自己肌肉耐力的增强,当然还有颈椎病和网球肘的改善。自身的改变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自信和满足感。但我更愿意带动家人的改变。因而,本文的初衷,意在推动先生参与运动,同时,意在培育家庭形成运动的氛围,帮助孩子养成运动健身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约翰·瑞迪、埃里克·哈格曼 (2016)运动改造大脑. 浦溶【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