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不如一代’到底啥意思?为什么九斤老太太总说这句话?
这就需从一个故事说起。古时候有个有个富人,家里养了好多鸟,一朋友来访,指着白鹤问富人问是什么鸟?富人骗他说是老鸦;有问淘河,富人说是老鸦的儿子;有问白鹭,富人说是老鸦孙子。他感慨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小说人物:九斤老太太这句口头禅在文中一共出现了7次:
第一次,‘我活了79岁了,活够了,h不愿看见眼前这些败家相,还是死的好。立刻就要吃饭了,还吃炒豆子,吃穷了一家子!’他说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她是说饭前吃豆,一不合规矩;二多吃是一种浪费。
第二次,她庆50大寿后,变得心气浮躁,不安,感到天气也变得更热,连豆子变硬啦,世道不对啦。六斤比曾祖少三斤,比七斤又少一斤。此时说‘’一代不如一代‘’,是指体重越来越轻了,可能身体状况越不好。
第三次,七斤妻子听到她给九斤老太太解释秤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孩子应该是6斤5两,她说‘一代不如一代’,或许是忘记了,或是说媳妇不尊敬自己,不赞同自己观点。
第四次,七斤三代没种地,帮人撑船,从镇上到城里,信息灵通,叹气说‘皇帝坐龙庭了’,九斤老太太说:‘一代不如一代’。她知道儿子没留辫子,这是大逆不道的。
第五次,‘’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太说:‘现在长毛,只剪别人辫子,僧不僧,道不道的。从前长毛,这样么?我活了79岁了,活够了。’长毛也不如过去的长毛了。为儿子担心,一家人怎么办?
第六次,六斤被七斤打倒在地,‘’一代不如一代‘’,她拉起孙女走了。儿子你没出息,想不出办法,那孩子出气。
第七次,碗缺口大,共订了16钉,花48文小钱。‘’一代不如一代,我活够了。散文前一个钉,这样的么?‘’可能是现在很贵,孩子太败家,花那么多,还说小钱。
通过从以上七次‘’能感觉到九斤老太太生活在大清帝国的农村,大清帝国的一切都是那么正常,对现在社会有多不满,可以说一无是处,用79年的亲身经历见证着这段历史。大清农村忠实奴仆,但已失去控制力,活够了。
在看中间出场的赵七爷,一个酒店主似乎很有学问,时刻想着恢复满清帝国,还拿张飞吓唬人,听到皇帝坐龙庭了,立马就来教训七斤,及其一家。顽固不化,农村封建势利代表。
还有年纪大下的八一嫂子,热心肠的人,抱着遗腹子,好心劝说七斤嫂子,没想到遭到七斤嫂子的强怼,同时因为谈到衙门没贴公告杀人,还得罪了赵七爷,收到恐吓。虽善良,孤单力薄,不敢于黑暗斗,选择逃避。
七斤夫妇代表许多农民,文章重要人物,生活在当下,皇帝坐龙庭了,七斤木讷,愚蠢,剪了辫子,要掉脑袋。七斤嫂子又担心自己又怨恨七斤,自私自利,狡辩,受到惊吓,复杂的心态。两人愚昧,落后,胆小怕事,无能为力,听从命运安排。
村里人见风使舵,势利眼,从尊敬七斤,到怕连累自己,到有恢复对七斤的尊严,短短几笔,写的入骨。
小说结构:鲁迅先生从太阳落山,乌桕,蚊子,烟囱,老人,女人,孩子描绘一幅平静的农村人生活画面。抓住‘’辫子‘’不放,‘’皇帝坐龙庭了‘’,百姓中失去辫子的七斤夫妻担忧,紧张。
八斤嫂子劝说,引出矛盾冲突,再加上赵七爷的介入,把矛盾升级,小说进入高潮,到村民躲避七斤,大转折,后来伴随‘’皇帝坐龙庭了‘’不了了之,大家又重新开始尊敬七斤,村里生活又恢复了过去的平静。
小说中心思想:鲁镇是黑暗社会的一个缩影。以小见大,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辫子的认识无知,国家前途命运不足,思想固守,广大老百姓任人宰割,愚昧与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