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1、拍摄器材的准备
2、了解拍摄现场环境
3、相机参数的设置
4、如何拍出更好看的作品
5、后期调色处理
具体如下
1、 拍摄器材的准备
1) 相机:尽量选择宽容度相对高的相机
2) 三脚架:稳定可靠,特殊情况下可手持
3) 滤镜:渐变滤镜(GND/GRND)
4) 遥控器:线控、无线、2秒倒计时
5) 镜头:优先选择大广角镜头,亦可中长焦段
相机的宽容度、高感能力::(不同±EV值、ISO对比图)
2、 了解拍摄现场环境
1) 提前到达现场,留出准备时间,避免手忙脚乱、贻误战机
2) 参数预设
3) 多角度、多机位、多焦段拍摄
4) 创作性拍摄:延时、堆栈以及多重曝光
3、 相机参数的设置
1) 三脚架:光圈 F8-16 ISO100
2) 尽量使用LV(液晶屏取景)模式,所见即所得。
3) 手持拍摄:在无法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F5.6-9,在确保安全快门速度前提下提高ISO数值
4) 自动对焦后锁定,或者放大手动对焦
5) 大光比情况下可以使用包围曝光(±2/3EV以上),不推荐HDR
6) RAW格式拍摄 JPG拍摄亦可,需要调整白平衡色温,后期效果不良。
7) 扩展:慢门拍摄
安全快门:关于手持相机拍摄的安全快门速度,常规的观点是焦距的倒数。
但是不要机械的以焦距的倒数设置所谓安全快门,根据自己手持稳定度、光线、被摄主体的动静状态来设置。一般来说,晴天即使用最低的ISO,快门速度也在安全快门之上,阴天可以适当提高ISO,大多数情况下短焦段拍摄快门速度等于大于1/125比较安全。
现在相机机身、镜头的防抖功能也是决定快门速度的重要要素。
4、 如何拍出更好看的作品
1) 运气很重要,选择合适时刻出发。(图例多张)
2) 把握好机遇,要勤奋和努力,不仅仅是身体的勤奋,包括对相机的勤奋。
3) 尽快地观察、熟悉环境,跟随有经验的摄影团出行,选择好最佳机位。
4) 利用好前景、倒影、人物等要素,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效果。
5) 不仅仅大广角拍摄,中长焦段的局部风光也是不可忽略的。
6) 重视晚霞日落后的时刻,会有更绚丽更意想不到的景色,包括黄金蓝调时刻。
7) 露出一半太阳以及灯光的光芒,掌握好F16小光圈的拍摄。
8) 剪影形式拍摄
9) 延时拍摄以及堆栈效果、慢门拍摄的介绍。
下面两张图是几十张堆栈的(用延时拍的几百张中的几十张来堆栈出来的)
太阳跃出地平线后,光线偏红色,这时的真实色温可能为4500K左右,如果设定6000K 左右的色温进行拍摄,那么画面的红色会更加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