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支柱之无条件的爱

在平常的言语中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爱和安全感,给孩子出去探索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孩子了解不管他在哪里,妈妈的爱永远陪着他。

想到上学期儿子刚进幼儿园,妈妈非常舍不得,儿子也不想去,妈妈在儿子手心画了个爱心,告诉他,这是妈妈的爱,只有你能看到它,想妈妈的时候,看看手心的❤️,妈妈一直陪着你。虽然有一两个月他每天早上都不想上幼儿园,但是妈妈不着急,每天晚上跟他聊天,还积极参加幼儿园的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看到妈妈,开始会哭不让妈妈走,后来他会跟妈妈挥挥手而不跑过来。一两个月的时间,妈妈每天早上抱抱他并说:“妈妈爱你,妈妈放学第一个来接你。”从开始地不舍哭着进园到自己背着书包跟妈妈拜拜,妈妈特别有成就感,而且儿子真的接受妈妈每天一个小目标的建议去幼儿园里探险。

有时候看到那些不想上学还被家长和老师硬抱进去的孩子撕心裂肺地哭,我觉得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抗拒,孩子觉得去幼儿园就是不被爱了,这种强制让孩子更加觉得不被爱,也可能早上爸爸妈妈都要上班,赶着上班没那么多时间和耐心听孩子怎么说。

今早我也碰到这种情况,孩子每天后门送园,快到门口了。

儿子突然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

”“嗯?为什么?”

“幼儿园里没有我的好朋友,幼儿园不好玩,”

“这样啊,你一定很沮丧,幼儿园没有好朋友”

“幼儿园一点不好玩。”

“这样,妈妈今天要去医院,因为约了几次每次有事取消了,今天好不容易可以去,妈妈想早点去,路程有点远。你先去幼儿园,家里没人照顾你,等下午妈妈来接你我们好好聊聊”

“我要回家,你陪我”

“妈妈陪不了你,太晚了,去完医院还要去上班,上班就不能说话不能蹦蹦跳跳了”

“我做不到”

“怎么办呢?”

保安叫我们快点,门口的老师和晨检医生在等我们,不然就关门了,我们一直在门口,儿子一直不太愿意进去,妈妈有点急了,所有人都在等“你回家没人陪你啊,妈妈不可能陪你在家里的。”儿子还是一直说不想去,叫了班主任,结果儿子看到老师就跑了,我追过去,儿子说:“我想从前门走,不要老师来接。”妈妈带儿子从前门进,背书包的时候他又来回几次不进,门口保安不耐烦了,妈妈也是时间太晚了:“你就说你进去还是不进?要不你跟我去医院然后去上班?你得说出来,太晚了。”保安拉着他进去,让我赶紧走,儿子就哭了,妈妈还是赶紧把他抱到一边。

儿子说:“我不要保安大叔拉我进去,我要自己进去。”

“好。你自己进去,妈妈看着你进去,保安想让你快点进去吃早餐,再不进去早餐都没了。”

“我好困,我好饿,想吃早餐”

“那你快点进去,晚上妈妈跟你好好聊聊好吗?”

然后他们班老师来了,把他抱进去,他没哭但还是有些委屈地跟妈妈说:“拜拜”

事后意识到,我不应该那么急去说事实,应该给孩子更多机会让他说出来。早上太多人给他压力让他进去他本来就不喜欢的幼儿园,而他最需要的妈妈也是一直催着他,急于把他送进去,孩子是非常无助的。但是赶着去上班,家长本来也有情绪,两个情绪碰一碰起,有的时候就不知道先处理谁的,然后所有的节奏都乱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