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不定期的把我觉得有帮助的Ted演讲提炼出干货分享在平台上,希望对看到文字的你有所帮助,同时也是对我自己的提高和鞭策,坚持做一件事,总会变成比昨天更好的人。
首先,我们要讨论如何掌握你的自由时间,前提是你得有时间。But,你一定跟我想的一样,老子每天这么忙,根本就没有自由时间好吗?
可是再想一下,我们是真的没时间吗?平时朋友叫我们聚餐,我们说没时间,父母让我们回家,我们说没时间,我们是真的没时间还是觉得这些事不重要?实际上,我们所谓的没时间只是因为我们把时间投放在我们认为更重要的人和事上面。
其实,大部分的人都一样,忙碌却平庸,每天感觉自己奔波辛苦,想想都会被自己感动到流泪,可是结果呢?拿着那一份微薄的收入,干着毫无竞争力的工作,除了日日应付完工作时长,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天天的看着谁又升职跳槽了,听说谁又把副业做的风生水起,眼巴巴的见证着别人做了我们梦想的事,成就了我们梦想的人生。
但是,不要沮丧,因为你不配!(我发现我也不配。。。)你花上一天或者一周的时间记录下你每天从早到晚的时间利用情况,你就知道其实你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只是看视频,逛淘宝,刷朋友圈,还有那些所谓的深度好文的碎片阅读。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时间有没有更好地安排?大量的时间应该如何去面对更重要的事情?
1.跳过现在的时间点,提前做好总结
现在是6月,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节点放在年底。假设我们现在要做年底的下半年总结,我们将在年底完成哪些成就?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工作上要有哪些进展,感情上带家人去哪里旅游或者给父母买什么大件,个人要读多少本书,学习什么技能到什么程度。每个方面列出两三点,然后这些条目将成为你的半年度目标,去完成它们!
切记!千万不要太高估自己,把目标定得太高,只会让你到时候备受打击而已。
2.利用“低成本时间”
所谓的低成本时间就是大部分人都在放松的时间,比如每周五的下午。
从学生时代起,每个周五的下午和快放假的最后一节课,基本没有人的心思在课堂上,都是早早收好书包,心早不知道飞去哪里了。
工作中也一样,每个周五下午使人们最放松也最容易溜走的时间,所以单位里一般不会在周五安排重要的工作或者会议,大家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周五下午是理所当然的消磨时光等待假期甚至早退。
所以,想要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就要战胜浮躁的心情,利用周五的下午做一周的工作总结和下周的工作计划。把之前的年度目标分解到每一月每一周,三个方面进行记录,这一周的成就,还有被搁置的内容。区分好已完成和未完成,还有下一周的新计划。这样不仅可以安心地过周末,不会临时出现意外的琐事忘记处理,同时也对下一周的计划心中有数。
养成这个习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别人懒散了一下午,而你有效的自我总结和计划让你总是比别人多走一步,日积月累,你就会变得比身边人更从容更优秀!
3.时间管理要量化
我记得我刚工作的第一个老板,我们没有太深的交情,实际上我刚参加完入职培训她就跳槽走了,但她对我说过很多话让我铭记到今天。她说,不要觉得我们是每个月每个季度考核就没有紧迫感,我们要按周去过,一年只有52周,一个月也只有4周。你看换算成周之后是不是觉得一年其实很短。
时间管理一定要有一个量化的概念,否则制定一堆计划很容易实施不起来。一周有168小时,除去吃饭一天3小时×7天,睡觉8小时×7天,工作8小时×7天这些必须消耗的时间,每周还剩下35小时可以让你自由支配。当然睡眠质量,工作强度和用餐速度都因人而异,但至少平均每天也有大约5小时以上可以用来做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浪费。
好好计算一下你工作之余到底有多少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在对比之前做的时间记录,看看你都是怎么度过的,反正我都在打排位赛,现在想想荣耀黄金也没有什么卵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好好计划一下如何来完成我们的年度计划,每一天还可以用大块的时间来做些什么。
4.碎片时间的使用原则
大块的时间我们可以来完整的利用,但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