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文章,也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书籍和杂志,电子版的,kindle版的,每天经历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我有个优势就是个子比较高,所以在早餐和下午挤地铁的时候就有个可以偷窥的优势,我看到大部分人在消遣时间时看的,不是娱乐节目,就是刷朋友圈,或者今日头条微博这样的大平台,而这些平台上面充斥的信息无非就是那么几种。
1.鸡汤文
2.新闻(朋友发的实时图片,各种平台为你量身feed的新闻)
3.广告
4.朋友们发的各种照片
我一度将手机的朋友圈屏蔽一周,回头发现其实我并没有错过什么重要信息,所以,这些地方知识的含金量其实几乎为零,而就算有优质,干货的内容出现, 也是极其少数的时候,你也不一定能看到。
在这样水浅王八多的的时代,我们一边被商家的信息轰炸,一边被朋友的信息轰炸,一边被老板和同事的信息轰炸,王八太多,我们真的是活在一个难以看到事实真相的时代。
是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急迫需要管理好自己的知识,建立个人知识体系。一方面是为了做好个人大脑的防御工作,不让那些纷繁杂乱的信息占用脑存储空间,另一方面把我们需要的知识分类存档,让我们自己可以随时调用。古典在超级个体里也举过一个例子,有位领导的手机分类里存了几百个段子,分类名称分别是政治,文化,经济...满足他在不同场合演讲活聊天的需求。
这个时代,我们正是需要这样的分类知识管理。古典老师也在文中说到,最棒的知识体系其实就是按知识的级别分类的知识体系。什么叫级别呢,就是这个知识的源头到底在哪,那这个源头其实就是最高级别的。比如一万小时的定律其实不过是一个三手知识,而他来源于90年代的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有来自于上个世纪某位科学家的理论。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很好去甄别现在的知识理论了,那些在朋友圈和知识新闻里充斥的,大都是一些三手四手甚至五手信息,这些信息是被别人嚼烂了,又加上了他人的个人理解再被吐出来的,说起来有点儿恶心,可也得分是谁吐的。转述高手其实到处都是,我们也要甄别和寻找这些转述的高手,现在的信息又是这么发达,随便百科一下就能找到知识的源头。
最后,用你的输出倒逼输入,这样的做法其实很符合墨家的学说,一切都要有用,都要有实际的价值。当你想去完成一件事,或者做一件事的时候,带着目的和问题去收集知识,其实是最高效率的,这样一来,当你的聚焦点越小,你就越能屏蔽那些你不需要的东西。
所以总体来说,在近期我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整理我的知识体系:
1.按目的分类我的知识树
2.在知识树下面将知识排布
3.安知识等级排布知识
你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