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特曼的激光中,我看“道”...

  知乎上有个问题:  “有哪些让你感叹「写出这种句子的人,我十辈子都追不上了」的句子?”

  其中,“燕仰”的回答获得了12K的点赞:

  “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

  看到这句话,联想起学过的波粒二象性,当时觉得非常有趣,光既有波动性,也有粒子性,那到底光是波动的,还是一粒粒的?彼时小小的脑袋开始脑洞大开:光粒子速度太快了,拉出了残影,这些残影就像波一样显现,或者,像艾斯奥特曼用光一样,有时候用“梅塔利姆光线”,有时候用“究极断头刀”。

  哈哈,其实这背后,有一个有趣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让我看到了更多关于“波粒二象性”之后的故事。(有兴趣可以看下这个视频http://www.tudou.com/listplay/HWQwOc5JsQw/7B3tX8JnJVg.html)

  简单来讲,光射过2个缝隙,投到屏幕上,就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就像水波一样,是因为波之间相互干涉形成的。然而,当用高速摄像机去观察一个个的光子时,这些明暗相间的条纹竟然消失了,只形成了2条条纹。更神奇的是,一个个的光子,好像是同时通过两个缝隙的!之后,科学家“海森堡”便提出了开头那句话,科学家“玻尔”提出了互补性原理:光的波动性粒子性不会在同一次测量中出现。那到底是什么决定光体现哪种方式的呢?决定者仿佛是作为观察者的我们。

  在此基础上,惠勒换了一种“破天荒”的观测思维,提出了“延迟实验”,简而言之,就是用一个开关去控制测量,当开关打开时,测量它的粒子性,当开关闭合时,测量它的波动性。结果如同玻尔的预言般,当想测量粒子性则光子体现出粒子性,想测量波动性则光子体现出波动性。这跟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相同。

  后来,科学家又玩出了新的花样,用一个控制光子去控制这个开光。而在得出实验光子的结论后,再去测量这跟控制光子。这样,连我们都不知道到底实验在测量粒子性和波动性了,实验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实验的结果可谓是石破天惊,光子既不体现粒子性,也不体现波动性了,如果粒子性是黑色,波动性是白色,实验结果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灰色一般。但,当我们去测量控制光子时,实验光子就会像之前的结论一样,测控制光子粒子性则实验光子为粒子性,测控制光子波动性则实验光子为波动性。你选择对控制光子做哪一种测量,系统光子就会展现出相应的结果。甚至,还可以控制实验光子30%体现粒子性,70%体现波动性。


  这不就是薛定谔的猫吗?假如再加个装置,使得粒子态结果对应死猫,波动态结果对应活猫,我们在不测控制光子的情况下,不就可以观测到“既死又活”的猫?甚至还可以让猫30%是死的状态,70%活的状态——这太超乎想象了!

  回到现实中,用非此即彼的“名”去定义事物,往往忽略了还有即此即彼,非此非彼的状态(科学家名之为互补性,或许是犯了恒名的错误哈?),如同太极阴阳图,无法完全分割阴阳,阴阳同出,融为一体。或许,到这里,我体会到了“道”中的“有、无”,如同光子同时具有波动性、粒子性一般,如同太极阴阳图,当我们置身事物之外时,我们去观察事物的变换无法,当我们置身事物之中,又得明确它的界限与局限性。金融的技术,亦如此,并没有永恒不变的定式,“一招鲜”、各种理论只是在“有”中的发生概率,只有重构自己的“道”的思维模式,达到了自己对有和无的互相转化的理解、运用,才能突破技术本身局限性,真正地运用好技术。

  道德经第一章,至此算是学到入门了。附上自己的解读,贻笑大方了。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是可以描述、体悟、践行的,道不是恒定不变的、不能恒定不变地以这些描述、体悟、践行去代表道。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事物,是可以命名的,不能恒定不变地以这个命名代表事物本身。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无名,是天地之始,混沌状态;有名,是万物分门别类、排序的开始。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虚无的状态,是宇宙的开始;有的状态,是万物的起源。(宇宙大爆炸论)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道没有有无之分)所以恒定不变的无,是想要让我们观察它的奇妙变幻;恒定不变的有,是想要让我们观察它的边界、局限性。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无两者是同个起源,不同名字。道的深奥,开启了观察众多奇妙的思维。


本文大部分非原创,引用此文:http://www.guokr.com/article/434607/#id13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猫:Kitty、加菲猫、哆啦A梦、Tom……而科学界最著名的猫,大概就是“薛定谔的猫”了。薛定谔...
    罗素的茶壶阅读 26,027评论 73 687
  • 作者简介: B·格林,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是那的Rhodes学者。1990年,他来到康奈尔大学...
    小播读书阅读 7,391评论 2 19
  • 给大神跪了! 一张图弄明白:从零维到十维空间 我们都爱地理2天前 文:商老师 事情是这样的,这周商老师给学生讲3d...
    简书jianshu1阅读 3,367评论 2 11
  • 一夜秋风起,落叶翩翩舞,秋日的暖阳甚好,漫步在林荫道间,天那是那么高远,地是如此辽阔,就这样走吧,走吧,一切随风,随缘。
    萱一阅读 207评论 0 0
  • 吴老太太站在桥上,也感受到了春来的气息,她抻了抻身上的蓝色夹袄,再过几天,就穿不住了。这夹袄是儿媳妇给做的,样子倒...
    枕麦阅读 35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