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善恶的思辨及道德的层次性
思索期间,他们回来了,一时间有些沉默,简单招乎下让他们吃饭,也就无声了,这时旁边响起了争吵声。“扯你娘的蛋,什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祢兄,冷静,只是在下的一点感悟和你探讨罢了,用不着这样。”“你这是离经判道。”“何来离经判道之说呢?”“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妇孺皆知的事,你竟弄个无善无恶,这不是离经判道是什么。”“祢兄,且不说善恶之事本来就是后人的臆会,古圣人并没有明确过善恶的提法,诸子百家也不曾有过明确的善恶之说,儒家以仁,礼为主,道家以道德天下为主,其他诸家也不曾名列善恶之说。单说何谓善,何谓恶呢?”“合于礼的叫做善;乖于礼即为恶。”“这样的解释,你不觉得很模糊吗?若细究,什么又是礼呢?”“礼即天理。即祖制典章,那你如何解?”“我们现在对善恶的理解的本意就是对其好则为善,对其坏的即为恶,善恶只是个人的对他人行为对自己所产生影响的结果好坏判断。你对我好对我而言即为善,你对我坏对我而言则为恶。那么若是你我没有交集又那来的善恶呢?譬如刚出生的婴孩与外人尚无交际又何来善恶之心呢?随着其成长不断的感受到他人对其的好玩感,以及世俗的灌输才形成共同的善恶观点。故无善无恶心之体。”“唔。。。这样理解也无不可,但是善总是人的本性吧?”“人的本性何谈什么善恶?如若孤身一人,若婴孩,怎来的什么善与恶呢?”“唔。。。。姑且第一句算是那么回事,那么什么叫有善有恶意之动呢?”“行善行恶其实就在一念之间,若是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的自利行为对他人而言就是一种恶。反之以他人获益为前提的自利行为则为善。可不是有善有恶意之动么!”“且算是那么回事吧,那知善知恶是良知,又是何解呢?”“这个有点麻烦,良知即为人天生的道德感。但是道德却又是个极复杂的体系,道德的本意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在其有一句:"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而实际上《道德经》分成上下二部,上部论述天道,下部讲述人德。故合为道德。而无论是道还是德其本意所指是自然客观规则与人社客观规则。”“何谓自然客观规则与人社客观规则?”“自然万物的形成与演变就由其基本的客观规则力的结果。比如水向下,花向阳。再比如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是如此,而人社客观规则则是人在群体之中因个体本性趋利避害之间纠缠与反应形成的客观规则。本性即人心,比如礼,祖制,律法,道德即为人心的体现。规则存于自然万物之间,人在其中,亦是自然一部分,故天道即人德,善恶只是个体狭隘性的感受,道德则为群体性利益的共享,何谓善何谓恶?对群体而言有意义的善,是对群体都有好处,利益的行为结果,对群体而言所谓的恶就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利益和好处而损害群体的利益行为结果,人的本性即是趋利避害,所以所有人的行为目的一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才会有所行动的,但这个利并不限于人们常识理解的利,还包括精神上的满足感的利。可是个体的本性的满足会同群体之间的利害产生冲突。而如果纵观全局和长时间的结果,最终群体的利益一定会抹平个体的侵害。最终个体也不会有利可得。所以需要遵从道德规则。才能达到最终个体的趋利避害的结果。即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解释。。。。。我一时也无法析透,等理清再和你争辩,且问你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又何解呢?”“额,这个的确有点硬凑的感觉,本来的意思就是指在知善知恶的基础上,行善行去掉狭隘的私利之心的局限性的恶,则可提高人的格局高度,认知更为长远和通透,就是格物的方法。但想来也有点偏颇,为善去恶虽是提升人的精神格局的过程,但格物方式并不限于为善去恶这样的方式,格物的本意是通过体悟世间变化而感受到道的存在。悟之一字却因人而异因境而得。属于求不得但却并非可望而不可及,总会有人因缘际会而有所通悟。所以格物并无一成之规。”“你这就有点扯淡了,良知即是道德规则,那么什么又是人心的道德规则呢?”“这个我也思量了很久一直也不得所悟。”之后二人便陷入了沉默。
���6��D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