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 阴雨 星期天
今天是假期,但是青年教师读书会仍然如期在云端进行,有九位青年教师分享了近期自己的读书心得,包括上学期我新招的两位老师,小伙伴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表达让我很惊喜。
1、赵莎莎:《于永正:我怎么教语文》,主要分享“五重教学法”;
2、钱澎:《少有人走的路》,主要分享三个关键词:自律、爱、信仰;其中对爱做出了自己的解读:热爱儿童、研究儿童、成就儿童;爱需要付出努力和行动;
3、车月《正面管教》,主要强调如何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决定孩子怎么做;
4、敬雪《谈美》,关于美不止美;
5、毕玉丽《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启发自我学习并逐浙建立自己的教育理念;
6、梁森《怪诞行为学》,我们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要努力寻找工作的意义;
7、张黎明《当下的力量》,探讨如何克服焦虑;
8、李晓乐《孩子与学校》,要带着关心去守护成长;
9、许佳乐《百年孤独》。
我们三位校长、莫荧主任、田鹏主任和几位阅读点灯人参与了该活动,新岗教师赵莎莎主持,体现了很强的组织能力,让我看到了年轻人成长为教师领袖的潜力。
非常美好的活动,非常美好的思想早餐。
在听他们每一位分享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的年轻时代,特别想有这样的活动,可是学校里没有,阅读都是个人的事,都是夏夜里看到的萤火、暗夜里看到的星光。我想起这个年代我蜗居在一个叫柳树坪的乡村中学的宿舍里秉烛夜读,读《西方美术史》,读《西方哲学史》,读《美学散步》,读《自卑与超越》,读《第二性女人》,读《唐宋词鉴赏》,读《呼啸山庄》《乞力马扎罗的雪》《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等。回头看我那个时期读的书,我发现了虽然我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当却缺少了专业发展的读物,一方面是身边缺乏专业指引,一方面镇子上的书店也找不到类似的书籍,学校也没有图书馆与藏书。我的阅读,完全基于我的兴趣与觉悟,源于我能在书店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借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书,我的阅读在那个年代,并没有与学校、与职业、与孩子发生紧密的关联,尽管如此,阅读仍然无限的扩大了我的思想边界,提升了我的境界与格局,让我初步建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与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相融合的未来观,让人囿于困局之中亦有大自由,让我的语文教学、师生关系、班级文化也打上了文化的烙印,跟别的班级有所不同,我们班的孩子都爱听我读书,都爱阅读,不害怕写作,都对生活保持更多的热情与美感。人们会说小王老师班的孩子好像更有灵气与自在,我知道,这种自由的生命状态,源于心灵的寄托与丰厚。
在最后的总结环节,我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对阅读的热爱,也表达几个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张校,感谢他为学校选拔了优秀的人才,把你们从各个大学聚焦到了我们侨小,你们担得起侨小的未来,也能展示当下的力量;
其次,我要感谢教师发展中心田鹏主任、图书馆玉霞老师、阅读点灯人小惠老师、满艳老师,他们总是热心师生阅读普及与推广,个性阅读与全民阅读,他们的烛照之光照耀了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庞,有生长的力量;
再次,我要感谢每一位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共享阅读的每一位自己。毛姆说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阅读,就是疫情期间的避难所,能让我们有大格局,也能做好小事情。往往我会发现,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做会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其实就是大家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格局。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格局,与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读了什么书,遇到什么人很有关系。今天的读书会,我就看到了一群有追求的人,有思想的人,有格局的人在美好聚会。我全程聆听了大家的分享,特别欣慰,人生要在平淡中求进步,又在艰苦中见其光辉。这个周末,以这样的方式与大家相遇,就是遇见一场春天的美丽与浪漫,遇见一场思想的生动与蓬勃,更是遇见一群智慧而温暖的未来教师。
为了自己的青春不褪色,我们一起在阅读中拓展思想的疆域,放大事业的格局,追求有意义与价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