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必须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
——查理·芒格
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书注》2卷15题所说:
“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奥卡姆剃刀定律不是真理,而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思考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应用奥卡姆剃刀原理呢?
1. 信息管理:精简信息输入的源头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过溢的时代。
新闻、微博、朋友圈文章、微信公众号文章,屯了一堆未阅读的书籍,因此不得不做大量的决策,要决定点开朋友圈里的哪些文章,要在无数个待读公号文章中决定读哪一篇,要在图书列表中选择明天看什么书,我们陷入了信息焦虑,不知道如何取舍。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运用奥卡姆剃刀定律吧,本着“简单、有效”和“当下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事”的原则,重新审视自我与外在事物的关系。
我将微信公众号分为生活类,技能类、认知类。
每一类只留3个左右,生活类基本不看;
技能类如PPT制作,新媒体编辑,零碎时间做大致地浏览;
核心是认知类,我始终认为,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开阔视野,去知道那些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才不至于思维狭隘,故步自封。
有了得到APP后,留给微信公众账号的时间很少了,只会在某段时间内进行特定的主题阅读时才投入较多时间。
最近看了成甲的《好好学习》知道,最需要学习的是临界知识,也即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定律,要把时间花在提高认知效率的事情上,而不是疲于提高技术效率。
精简信息的来源后,大脑反而变得相对轻松了,不用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想可能错过的信息,集中精力做当下最有用的,最符合目标的事。
2. 目标管理:少即是多
早已在年初的年度计划上败下阵来,当初定的英语学习计划,跟着《天天用英语》每天精读一篇文章在第二个月就中断了,一年阅读50本书的计划,如果不调整策略估计也很难完成,因为业余时间基本都给了得到。
年初为了制定合理的年度计划,还特意做了一次主题阅读,收集、整理了关于如何制定年度计划的方法,但也仅仅是整理了而已,没有实践。
最近1周,一直在思考,“少就是多”的深刻内涵到底体现在哪里?英语、PPT、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目标管理等等这些都得学,如何安排才是最合理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接下来我就要秉着“少就是多”的原则,用奥卡姆剃刀剔除那些多余的、不切实际的目标。
3. 写作:剔除对读者没有用的内容
李笑来老师告诉我们,写作前要问以下几个问题:
1.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没有用?
有多大用处?如何做到最有用?
3.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用的话,对多少人有用?如何做到对更多人有用?
4. 我写的这个东西对别人有用的话,在多长时间里对别人有用?我如何做到才能让那个时间段更长一些?
......
写作时,多问几次这几个问题,就能够剔除大部分原本会写出来的废话。
比如说,写这篇文章时,我原本在引入“奥卡姆剃刀定律”时,想写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实例,想写科学与神学的关系以及神学为什么还存在的。
但仔细一想,一来我对“奥卡姆剃刀”也是初次学习,写作的目是尽量将其应用到工作与生活当中;二来,对“奥卡姆剃刀定律”是否能解释着两种学说,本来就有争论,我没有考证,自然也不能随意下结论。
最重要的是,这个原则在已有的应用范围内,已经为我提供了指导,读者在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够看到我是如何思考的,了解我的真实感受,或许可以提供些参考,毕竟很多人都会掉进同一个坑。至此,这篇文章也就有它存在的一点价值了。
润米咨询创始人在得到直播时提到,他专栏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从3万字,缩短到3千字,最后浓缩到6分钟左右能朗读完的音频里。“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写对读者对有用的内容,刘润老师应该做到了极致。
高中毕业后,就没正经写过文章,说实话,每次写一篇难度都很大。但正如李笑来老师所说:
“只要写,你就只能真思考。”
不是变得厉害后才开始写,而是写了才开始变得厉害。今后,我也将努力朝这方向迈进,写对读者最有用的内容。
4. 小结
奥卡姆剃刀定律作为辅助我们思考的一种思维方法,是构成多元思维模型的一部分。它在科学、企业管理、投资领域等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也可以将其应用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多方面。
它告诉我们,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剔除多余的部分,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在最关键的人和事上。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