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医疗条件普遍落后,农民们有点小病小痛,就近找赤脚医生非常方便。现在的社会对赤脚医生有点偏见,觉得那是个体诊所,上不了台面的农村小医生。
我个人觉得赤脚医生其实挺厉害的,他们看的是全科,没有机器检查辅助,看病全凭经验,有的赤脚医生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医德医术,丝毫不逊色大医院的专家。
我们村的赤脚医生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他的年龄跟我父母差不多,今年大概也有70多了。他做了一辈子的赤脚医生,口碑极好。特别是他对病人的态度,永远是轻言细语,亲切和蔼,在他的心里,到他这里来看病的人,没有穷人富人之分,都是病人,他一视同仁。
因此来他这里看病的人特别多,隔壁村庄的人都来找他看病,他每天忙的团团转。
后来医疗改革了,合作医疗站改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还派来了一名年轻的医生,用上了电脑。一开始村里人很高兴,以为这是老医生的徒弟,真是太好了,这么多年,老医生一个人太忙了,有个助手来分担也好的。
后来又听人说,这个新来的年轻医生才是领导,老医生反到成了领导手下打工的了。村民们搞不清楚是咋回事儿,也不感兴趣,他们去看病,还是找老医生。
于是老医生照样忙得团团转,那个年轻医生坐在电脑前闲的剥指甲。
再后来,老医生不见了,有的说回家养老去了,有的说到别的诊所去打工了。自从这个服务站没了老医生,门庭日渐冷落了下来。我的母亲以前经常找老医生量血压,量血压是免费的,每天来量血压的老年人很多,老医生总是笑眯眯的给他们量血压,耐心的叮嘱他们需要注意什么。
上次回娘家,我的老母亲抱怨说:自从老医生走了以后,量血压也不方便了。
我问为什么?不是还有年轻的医生在吗?
母亲说年轻医生态度冷冷的,很不耐烦的样子。大伙儿不是傻子,都感觉出来了,于是识趣的不再去麻烦人家了。
现在老母亲量血压,情愿跑到几里外的药店去量,也不想看人家的脸色。
于是我琢磨着该给老母亲买个电子血压仪了。医疗改革应该是好事,给大多数老百姓带来了方便,有时也有弊端,比如我的娘家村,改革改革,把好医生给改革走了,个中缘由,我们外人不得而知。
只是村人们至今都怀念那位老医生,要是他还在,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