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爱,初五八龙船。每当唱起这首歌谣,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
每当初五这天,我和姐姐都会跨上篮子去外面采艾草,据说能赈灾辟邪。而妈妈则会用艾草和石榴叶等药材煮上许多鸭蛋给我们吃。而我用姐姐编的彩色毛线的袋子装上几个鸭蛋,到处去炫耀。妈妈会用煮鸭蛋的水给我们洗澡,这样有洗去灾病的寓意。
端午节除了吃香喷喷的鸭蛋外,还有美味的粽子。端午节这天,妈妈和阿姨都在一起包粽子,而我们小孩子则像馋猫般的围着蒸笼转,等待种子出炉的那一刻。终于,粽子出炉了。拿起粽子,剥开粽叶,轻轻咬一口乳白色的糯米,配上红红的豆沙,这味道简直一绝。长大了,我才知道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与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江旁的居民为了不让鱼儿啃食他的身体,就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这样鱼儿有了食物吃,就不会咬屈原的身体了。
这样就演变出了一种新的活动——赛龙舟。一大清早,人们就走到岸边准备观看即将开始的赛龙舟了。岸边人流涌动,江上彩旗飘扬,整齐排列着数支龙舟,他们争相进发,齐头并进,热闹极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