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办公室的时候,翻到了以前备考研究生的学习资料,思绪一下就回到了2019年、2020年,转眼我也已经毕业了,还是挺感谢当时的自己,咬牙坚持了下来。
备战两年,说不累肯定是骗人的,不是身体的累,而是心里的累,二战的心里压力确实是要比一战大很多。
第一年准备了3个多月,分数刚刚到国家线,因为没有经验,调剂没成功,没能得到上学的机会。
第二年,我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准备,删掉了所有娱乐APP,拒绝一切社交,每天除了上班、带娃,其他的时间就是在听课、做题,不负努力,一志愿成功上岸。
据统计,20年的考研人数341万,21年的考研人数377万,真正坐到考场里完成考试的人不到90%,而2023年的弃考率甚至高达35%,换句话来说,100个人里,只有65个人参加了考试。
一批人倒在了半路上,一批人放弃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还有一批人还没找到路就先被淘汰了。
就如《人民日报》所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的人很少。”
在通往成功这条道路上,除了锲而不舍,我想还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
01 明确的目标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的生活和工作一直是那种“跟着感觉走”的方式,那时的我,从来不去想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走一步算一步。
真的给我带来改变的就是经历了考研,那种认准一个目标努力拼搏的感觉,真的很棒!
从那以后,我开始思考我的人生,思考我的人生目标。
明确的目标就像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能够让我们集中精力,避免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迷失方向。
马斯克说:“普通人的不幸是由于精确性的丧失,而提高行动力的关键是提升对世界的精确性。”
当我们的目标清晰时,我们就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且有条不紊地朝着目标前进。
这种明确性带来的是方向感和动力,能让我们即使在遇到挫折时,也能够迅速调整策略,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进。
02 持续的自我提升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宽视野。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唯有持续自我提升,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被潮流所抛弃。
其实很多人在步入社会之后,就关闭了自己的信息输入端口。
这两年接触了自媒体以后,我发现很多00后,比我们80、90后活得更通透,不走亲戚不串门,没房贷也没车贷,除了自己谁都不爱。
他们的内核稳定,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投资自己才是稳赚不赔的事情。
其实不管是几零后,我们永远都不要停止提升自己。
正如一句话所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把挑战和困难当作是成长的契机,持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功夫到了,你自会在某一个节点脱颖而出。
写在最后
成功之路,有时不是和别人赛跑,而是和自己战斗,当真正走到成功的尽头,我们才会发现,可能自己并没有“甩开”多少人,只是有些人早早地放弃了努力,停留在了最初的关口。
祝愿你我能一路披荆斩棘,终将“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