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一个充满着希望并且阳光四溢的节日,祝天下所有的小朋友们永远快乐、健康,也祝群里所有的大朋友们能够童,心常在,幸福的就像含着棒棒糖。
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所以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育儿方面的话题,如何做个淡定的妈?
妈妈这个人生角色是所有女人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份职业,说实话,老公终将成为上下铺的兄弟,可孩子呢,却永远是你心尖上的那块肉,不论他走到哪里,长到多大,都是你永远放不下的那份牵挂。俗话说:关心则乱。小的时候,孩子一病妈妈就不淡定,我记得我儿子第一次发高烧,那几天我几乎未进一粒米,几夜未合眼,天天就盯着孩子看,不停地量体温、物理降温,那个时候天大的事都没有孩子好起来重要,我的这份心情相信所有的妈妈都经历过,这岂止是不淡定,这已经有点神经质啊!
到了孩子上学,妈妈们就开始华丽转型,神经质的方向也一下子由健康焦虑型转变为学习焦虑型,特别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或是神童新闻,比如某8岁小朋友已经写了超过1万字的英文小说,或某某小朋友能够德语和英语“流利”交流,在互联网平台上担任主播,诸如此类的别人家孩子就是能把我们这些妈妈从葛优躺立刻变成圣斗士的一根针,恨不得直接拿个注射器,直接把各种百科全书直接注射到孩子体内直接变身各种小达人。
这种不淡定带来的是孩子的焦虑,成绩的后退甚至夫妻关系的恶化,前段时间不是看到一则新闻,一位丈夫因为妻子训孩子而大打出手,结果造成了重伤。痛定思痛,我想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成年之后独立养活自己,这是最基本的教育目标。而在这个目标之上,还要实现更高级的期待: 良好的品性和生活习惯,高级的审美趣味等等。
那么在这个集体焦燥的环境下,我们到底要如何做个淡定的妈?给孩子一个有益的成长环境,让家庭日常充满活力和爱呢?
1.关注自己的进步
任何时候,“自己”都要在第一位。一个妈妈如果为人上进,对学习有兴趣,孩子一定会受到熏陶和感染。
养过孩子的人会知道,婴幼儿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对于他们来说,最基本的“看”和“听”都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大人不经意的言语和行为都会被他们牢牢记住并模仿。“身教”的效率最高,孩子记得也最牢。
2.引导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学校关心的是自己的KPI:分数和排名。
相应的,孩子对学习这件事的理解是否狭隘,在课内知识之外是否有其他的兴趣爱好(是真的爱好不是特长),在脱离学校之后是否仍然愿意学习,探索这个世界是否让他觉得快乐、有意义,这些关乎孩子终身的大事,才是家庭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
在这些问题上得到了良好引导,一个人的天分才有可能被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如果把教育当作一场“知识运动会”,家长还非要站在跑道上拽着孩子向前狂奔,最后就是大家一起筋疲力尽,同时得到一个非常差劲的结果。
| 把娃带回家自己教是不负责任的
“把娃带回家自己教是不负责任的”。
对,这话十个有十个符合,没有例外。
查一下近些年关于“自己教孩子”的新闻,你会发现这些家长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下面几条:
“学校教育差劲,没用”
“孩子在学校不开心”
“孩子在学校受到的关注有限,不如在家,我们全方位地关注他”
“我们对他可以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发挥他的长处”
事实是,这些家长当年上学的经历很可能并不愉快,自己的事业停滞混吃等死或是已经退休,有的年少时曾经有梦想没能实现,遗憾持续了很多年。于是他们把自己无处安放的精力和愿望都堆积到了自己孩子身上。
但这件事的最可怕之处还在于, 父母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没有一个可靠的评价标准。
学校和家长之间原本应该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一旦把孩子带回家,家长就会同时扮演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多重角色。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把孩子带回家的家长都爱强调孩子“超常”的技能。如果没有这些光环,他们的行为和牺牲就失去了意义。
这些孩子承担的压力极大,他们必须是“神童”,必须有极其出色的技能,而这些都是正常上学的孩子不用背负的。
大多数“神童开挂”的新闻中只强调了孩子在音乐和语言文学上的成绩。
真相就是,绝大部分自己培养孩子的父母,连数理化都教不了,到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就两眼一摸黑了。 你问他费曼的物理学教程,一定是张口结舌,好多家里教孩子最后都只教国学,因为国学这个买卖好干,有把尺子打人就可以了。
“在家教孩子”的家长花费了大量精力,甚至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号称“因材施教”,其实只是强行地把自己孩子能走的路变成一条羊肠小道。
| 关于教育的减法清单
1. 提防“科学育儿”背后的焦虑
很多家长的焦虑早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很多父母因为顺产、母乳这些事给自己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科学育儿是很好的,但是其中最有指导意义的应该是关于安全和发展的理论。如果事事都要比照教科书去追求最好的选择,那么所有人都会陷入到无尽的焦虑和疲惫当中。
时过境迁之后,你会发现顺还是剖,母乳还是奶粉,其实在孩子的人生路上根本就是小事一桩。
不要让科学育儿成为所有人的负担。
2. 让孩子选,然后鼓励他
所有事都替孩子包办了,然后批判他“这都不会”,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循环。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都无法独立。
父母要做的应该是帮孩子明辨是非对错,帮孩子尽早养成自律的习惯,然后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尽量把选择交给孩子。
这样大人和孩子都会有充足的精力做自己的事。
3. 做孩子的榜样门槛没那么高
不是非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才能对孩子进行“身教”。
有一些关系户同学在留言中提到,自己很幸运:父母虽然没受过太多教育,但是非常明理,他们无比支持孩子学习上进,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
好的三观和格局才是成为好父母的必要条件。
4. 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
孩子入学之后,尽量配合老师的要求,不增加无谓的损耗。
学校要管理的是一大群孩子,很多时候家长不能理解老师做事的出发点,但其实随大流往往就是最明智的做法。
在学校这个群体中,孩子不会得到特殊的照顾,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5. 不当神童也不为别人家的神童而焦虑
事实上,父母越弱的家庭,对培养孩子越有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期待。
真正教育资源好的大城市,没有哪个天资很好的孩子会这样积极地供人围观。
第一是优秀的孩子太多,太容易被打脸;第二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忙着做正事,没这么多闲工夫。
理智的人不会沉溺于奇技淫巧带来的幻觉。
当你看见有人在培养神童,记得这么几个字:
不听
不信
不转账
不付款
超常儿童确实有,但憋着培养神童的父母,往往自己就是神棍。
几年之后,神童培养计划往往就难以为继了。
你再问这些家长,他们就会强调:“这么多年,他比同龄人快乐得多。”这种话就是给自己找台阶下了。
我把《狮王争霸》里黄飞鸿的一句台词拿出来,觉得非常切题:
“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那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
报道“神童”的许多媒体工作者,本身自己没有孩子,他们对一个孩子优秀与否本来就拿不太准。
有的记者自己就是“神童制造”里的一个合谋者,至少也是一个“井底之蛙”。
其实比较一下金融大鳄罗杰斯的两个女儿说中文的视频,你就会发现神童制造这件事的荒诞,夫妻两人辞职,憋着一股狠劲让孩子学英语,也就是达到了背课文的“流利”水平。
金融大鳄在新加坡找了一个汉语家教,把两个孩子教出了一嘴广播电台水平的普通话。
要相信职业人士、相信专家,给孩子尽量挑选一个好学校、一群好同学、有余力学一门艺术、一样运动,剩下的日子里,快快乐乐地执行这个计划,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