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专注力:
百度百科的解释: 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从五行的角度来说,通常时间局中有刑,害,破,冲日柱的孩子,他们先天的思维模式中容易受到干扰和自扰。若能克服这种干扰,他们的抗干扰能力反而会比常人更强,很多名人都有这些结构。五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能一概而论。我说的也有可能是错的,仅供参考。
通常我们生活中认为的专注力集中,是指没有小动作,看起来很专心,听话照做,做事有始有终等等。
事实上,除了我们认为的专注方式外,还有许多孩子的专注力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些孩子,看起来吊儿郎当,漫不经心,但恰恰这样的状态孩子是用心的,是学得进东西的。
比如我家老二小石头,他上课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东一下西一下,东摸西摸,老师讲的知识点好像是听不进去的,但是下了课你问他:老师讲了什么?他能一一回答。我在辅导他作业的时候,我在认认真真地讲,他老人家在那左手玩橡皮,右手玩卡牌,真是想抽他,我停下来问他:爸爸刚才说了什么?他来一句:简单,1:什么什么 2:什么什么🤔
但是有时候,我对他严格要求,让他背着小手,看着我,要认认真真的,学习就该有个学习的样子。这样的结果反而不在状态。他还很委屈地说爸爸你怎么这么凶看来是我误会他所谓的不认真、不上心了。
现在的孩子,认真起来,专注力远超我们的想象,小小年纪,他们能同时回复弹幕,听歌,写字✍️等等完成不同的内容。
在我们公司里,还有一部分同事,他们带着耳塞,一边工作,一边看书,如果安安静静,没有这些刺激,他反而无法集中精神思考。
有的人在运动的状态中最容易思考,比如我就是在开车时和跑步时听书效率最高。
有些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特别喜欢转笔。转笔的时候动的是手,手连着心,心连着脑,其实他的头脑在快速运作,手上转得越快,脑子越灵活,而这类孩子很可能是子卯刑这类结构的,有刑局的孩子,往往有一心多用的能力,他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要做些无关的小动作。比如前段时间网上广为流传的一遍文章:看孩子的橡皮擦就知道孩子上课是否认真。
还有的人,极度用心的时候会把眼睛闭起来,呆在那,感觉在神游,而在别人眼里,这看起来可能像是在打瞌睡,没有专注力。
同病才会相怜,如果你没有这些特质,不容易理解。我们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会。五行源于生活。闻老师告诉我们要以生活为师。
家里的玩具,也是影响孩子专注力的重要因素,我们家三个孩子,玩具特别多,实在太多了,没地方放,又舍不得扔掉,所以拿了一个房间,专门放玩具,孩子想玩的时候就让他们在房间里玩,但是我后来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个现象: A玩具没玩几分钟,又被B玩具吸引,正玩着B玩具,C玩具发出个声音,又玩C玩具去了,后来,我改变策略。
买来几个收纳大箱子,把玩具收起来,每个孩子只留下他们最喜欢玩的玩具,等真的玩厌之后,再换一个出来,又像玩新玩具一样新鲜专注。
孩子在玩单人玩具的时候,家长有没有跟着一起玩?也可以说,孩子没叫大人陪他一起玩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和孩子一起玩?
以前,我也是要陪着玩的,但是玩着玩着,孩子不高兴了,后来查阅了不少育儿书籍,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其实,孩子希望和成人一样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在他们没有感觉到需要帮助的时候,成人去帮助他,他会觉得自己无能,蒙台梭利说的:成人只需要在一边静静的观察。
终于能够理解,陪他玩玩具时,那是他的主场,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如果成人比孩子玩得好,每次都是成人赢,孩子会有很大的挫败感,
孩子也就不会再叫成人一起玩了。孩子在玩的时候,如果孩子没说不玩了,也就是说孩子还想玩或者还在玩,我们不要打断他。打断孩子这个问题在我们家很常见[捂脸][捂脸][捂脸]。我家三个孩子,孩子之间的相互打断就不说了,家里还有两个老人,外公外婆。
有个现象要特别注意:外公外婆为了表现出他们爱孩子,时不时给孩子倒水,切水果,帮这帮那,忙前忙后[捂脸][捂脸],一会儿说:快来喝水,一会儿说:快来吃水果,一会儿说:冷不冷热不热,,,,,,会不停地打断孩子的专注力。
说明一下:不是说老人家不好, 只是限于他们的认知水平,他们觉得这才是最好的爱孩子的方式。
那么,如何培养专注力呢?
从现代亲子教育体系理论来说:
集中的专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素质和能力,需要通过训练来获得。方法有很多,比如: 运用积极目标的力量,培养对专心素质的兴趣,要有对专心素质的自信,善于排除外界干扰,善于排除内心的干扰,节奏分明的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空间清静,清理大脑,对感官的全部训练,不在难点上停留,生物反馈技术等等只要坚持,基本都有效。
从古老的阴阳五行体系理论来说:
也可以提供两种比较简单的建议。一是允许孩子思考,家长学会适当的等待。让他把自己的思路走完一遍,你再指出来,或者让孩子自己查找。这样的好处是,孩子的思维是连贯的,而不是断层的,这是一个食神合正印的过程。
二是暂时不允许孩子思考,先全盘接受家长的意见,听话照做,孩子在做的过程中逐渐消化,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是一个食伤彻底归于印的方式,古代师父带徒弟往往用这样的方式。这通常是伤官合偏印的过程。
从我自己的育儿经验来说:
把被动专注力与主动专注力挂勾,让被动做的事情变得简单有趣好玩。比如孩子穿衣服,我会和他比赛,看看谁穿得快,然后故意输给他,有时候比他快,但是把衣服穿反了,[捂脸][捂脸][捂脸]。比如和他比赛刷牙,结果我刷到鼻子上去了[捂脸][捂脸][捂脸] 诸如此类。
上面说的大部分是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外部因素,那么,内部因素是什么呢?西方心理学有一句名言:对孩子最好的爱,是父母相爱。
父母对世界的态度,孩子会学习,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有吸收性心智的特点,全盘吸收,孩子全部感知得到,父母做事专注,积极向上,孩子也不会差。反过来说,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也是孩子对待世界的态度。不要让孩子担心自己,孩子才能全心前行,不要让孩子背负心灵上的负担,孩子才能专心致志。
然而,父母相爱,在阴阳五行的学问体系里,也有非常完整的理论依据。
因为孩子是俩个人生的,孩子身上,一半是你的家族体系;一半是你老婆的家族体系。孩子不仅遗传了你的优点和缺点,也可能遗传了你的老婆优点和缺点。具体遗传谁的更好一些,这要学习五行血脉传承
那么,孩子既然是你们俩人的,在他的内在世界里,他的本体需要合二为一,把这些原本相斥的基因融合在一起。如果融合得好,就是他的本事;融合不好,就会形成内在人格的矛盾、冲突、纠结……
所以,想要根治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个人认为家庭氛围尤其是父母关系很重要。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孩子能不能安心是重中之重。
当然,最了解自己孩子情况的,莫过于家长。这篇文章的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同一个药方,不同的人吃下去疗效还不一样呢,更何况我在纸上谈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像李善友教授每次分享时必说:我说的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