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木风
—01—
上个月,同学禁不住我再三的“诱惑”,终于把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买下来,准备好好读一读。
前几天在教室碰到他,简单寒暄了几句,问他《平凡的世界》现在读到第几本了。
“我都读完两遍了,现在正在读第三遍,感觉还不错。不过我一直没理清故事里的人物关系,感觉有些复杂。”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后来通过交流,才知道他读的时候只是单纯的一页一页地去读,他读的快,已经读完两遍。他觉得这本小说写的生活化,有意思。但读了三遍,竟然都没有在书里做出任何标记,更没有想试着和书对话。
现在这三本书除了被他翻得有些卷页,里面还是跟刚买的一样白。而他自己到现在还记不太清楚小说大致的情节走向,甚至没记住一些关键人物的名字。
其实这些我能理解,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一种状态:拿起一本书,只是单纯地读完,当时也许还记得说了什么,但时间长了,跟从没看过一样。
合上书就忘。
我曾经深度怀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伪。
我读的书算多的了啊,但就是不知道如何用文字去表达心情,写出好文章来?
我想很多人刚开始读书那会,都或多或少出现过上面那样的类似情况。除过其他一些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大都归因于我们读书的时候,没有养成随时做读书笔记,适当、适时地做些标注的习惯。
这里就不得不说读书笔记的好处了。
当然,不排除这里有些大神们,根本不需要所谓的读书笔记,也一样把书读的有所益。
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勤做笔记和标注,你可以更快进入状态
读书的时候,也许你周围环境不是很安静,你需要借助做笔记的方法帮助你稳住心。
有的人看会书就会觉得犯困,做笔记也可以让你保持清醒,让你生命的有效日子更多的是和书在一起,而不是在和周公下棋。
>勤做同类书之间沟通,让你保持一种思考
这三个月里,我读了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的七本书,从秦汉时期读到北宋,前前后后1200多年的历史,跨度之久,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幸好,历史总是相通的,也经常反复上演。
就比如“立储君”这件事,历朝历代都会进行。当年秦始皇没有事先立好储君,结果二世而亡;汉武帝立太子又杀了太子,结果后继无人,刘弗陵临危受命;唐太宗不但自己亲手制造了“玄武门之变”,而且还选错了太子——如果当初选李恪而非李治,李唐又怎么会变成武周?
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多思考各个朝代之间的联系,而你的读书笔记在这时,就是一座很好的架构思考的桥梁。
—02—
上小学时,当时我们语文老师要我们每天摘抄5个成语或歇后语,并鼓励我们用到作文里去。记得老师每次批改我们作文,总是把我们作文中的成语或歇后语圈下来,这算是我读书笔记的雏形。
从中学起,当时作文题60分,语文老师天天在耳边念叨作文的重要性,让我们平常多阅读,多积累。我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写读书笔记。
最初我们班同学都在《读者》《意林》这些文学杂志上摘抄优美的句子,有时大家一块互抄对方的笔记本。后来我觉得不满足,催着我爸给我买书,开始从读过的书里找营养。
那么,我们具体该从书里摘抄点什么东西?
>和你有“眼缘”的文段
在你阅读时,一般会碰到一眼看完就特别喜欢、特别欣赏的文段,也许她写的并没有什么深意,但她却给你精神上的愉悦。你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任性”地摘抄下来!
>引发你感悟的文段
我在读《曾国藩》的时候,作者写到曾国藩在遇到他人五次劝说他拥兵自立这件事,他的一系列神情变化,也充分表明他不愿意反清:
第一次出自王闿运之口,他为之心血跳涌。第二次是彭、胡、左等人的劝说试探,他置之不理。第三次是王闿运为肃顺当说客,他视之狂妄。第四次是王韬的无知妄言,他不客气地加以训斥。现在第五次,曾国荃劝他,他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我当时也在旁边做了批注:从第一次听到还会热血一下,到如今只剩下冷笑,曾国藩这样不是懦弱,作为一位熟读孔孟之道的儒生,纲常伦理在他心里可能是一条永远不敢触碰的红线。
有感触,把自己的思考写在笔记里,就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畏。
不辜负,常怀敬畏之心去阅读。
>根据问题,摘抄你想知道的答案
易中天的“中华史”写得很有逻辑,可读性强:在每一节的末尾,作者都会用一个问题引出下一节的具体内容,让我们读起来很是方便。
我当时摘抄笔记大部分是按照他提出的问题,然后摘抄作者比较精妙的回答。
比如在那本书里,作者提出了我一直很感兴趣的话题:为什么宋朝人都称官人,而皇帝称官家?
后来才知道宋朝实行的是“官本位”政策,宋朝当时特别重视科举考试,录取比例比现在考大学差不了多少,做官显得特别容易。
我当时也摘抄了一段:官本位也是时代特征:汉代重军功,魏晋重门第,隋唐重勋爵,两宋重学历……正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由问题去摘抄答案,也就读懂了书。
—03—
读书笔记对我们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要想着今天摘抄了一张纸的笔记,明天就写出千古传颂的文章。
欲速则不达。肯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去做,迟早会有回报的。
>一边练字,一边增强你的记忆力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曾国藩说读书的诀窍在看、读、写、作:默观、高声朗诵、抄写好句段、作出好文章。
能让你记得牢,这是笔记能给你带来最直接的福利,一些难背的知识,也许仔细抄一遍,背起来更轻松。
同时你也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好好练练你的字,现在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拿起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你正好借着摘抄笔记的机会,多写写。
>为写作积累你的专属“弹药库”
不要打无准备之仗。
你在写文章之前,肯定要有一定的认知和积累。这些到底从哪来?很多时候你的阅读笔记能给你一个大大的surprise。
把阅读作为输入,才有可能写好文章。博采众长很重要。
就像你如果不挣钱,怎么花钱?靠蚂蚁花呗吗?如果是,那你注定终身走在还债的路上,劳心劳神……
有知识输入,才有输出。而摘抄笔记则是一种把输入的知识进行汇总的最佳手段。
好了,我想分享的就这几点,希望对爱读书的你有些帮助。
希望我们都能在文字里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内则读书写字,令人起敬,外则忍气寡言,令人起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