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梦想之前,没必要轻易示人,当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就静下来学习。当能力还驾驭不了目标,应沉下心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
沉淀是悄无声息地默默耕耘,沉淀是孤独相伴的那份沉甸甸的充实。沉淀是集腋成裘的积累,沉淀是远离喧嚣的宁静。
懂得沉淀的人,必定是一个坚毅沉稳的人。如果没有那份坚毅,必定少了那份执着;如果没有那份沉稳,必定担不起长期的执着。
沉淀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没有人生而伟大,只是脚踏平凡的沃土,造就了伟大。
比如袁枚语言的积累。 积累的“数量”是创作“质量”的保证。
清代的袁枚十分注重积累语言 , 他许多的好词佳句都是从村夫僧人那里得到的。有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村夫很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听了,心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久咀嚼,后来就写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名句。
还有一次,一位给袁枚送行的僧人,惋惜地说:“可惜园里梅花正盛开,您带不去!”袁枚吟得“只怜香梅千百树,不得随身带上船”的诗句,一直为人称道。
由此可见,功夫在诗外。
革命导师马克思可谓广博涉猎,积累广泛。为了动手写《资本论》,阅读了 1500 种以上的书,在书中引用了十几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观点,留下了 100 多本读书笔记。
他有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并对文学艺术有极高的修养。海涅、歌德、但丁、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他能如数家珍,随口吟诵。
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能够用流畅的英语、法语著述立说,对自然科学也有很深的造诣,在他的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这些有益的积累,对成就他的事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看来伟大的著作后面,是看不见的辛苦积累与沉淀。
关于创作,不得不提一下契诃夫。契科夫说,创作题材需要实际的积累。
有一天,几个青年问俄国作家契诃夫:“怎样才能获得创作题材?”契诃夫顺手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记说:“这里有 100 个题材。”这几个文学青年看着这珍贵的日记本入了迷,日记中所记的每一个材料都生动、感人。
有个青年说:“真想买几个回去,这些材料太好了。”契诃夫笑着说:“题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每个题材都是作者本人深入生活积累的结果。”
是啊,金钱能买到所有有形的东西,却买不到用心的积累,辛勤的探索。
白居易陶罐积累资料故事更是别出心裁。知识的积累有时候比创新更重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切着标签,整齐地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平时收集到了资料,按不同门类投到各自的陶罐中,等到资料积累的足够写作时,就把陶罐清空完成作品,然后再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资料搜集。
积累沉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量变达到一定的分值,必然达成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