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完《隐秘的角落》,今天又阅读《坏小孩》。如果说电视剧还有叶警官、老陈这些拥有温暖的角色,那小说就是一部用伤害编织起来的作品。
一、铸成恶意的恶意
没有一种恶意是没有根源的。孕育恶意的土壤是人心的空洞。
朱朝阳的恶源于他对父爱的求而不得
能让一个孩子产生真正恐惧的不是法律,而是失去父母的爱。朱朝阳对王瑶和朱晶晶的恨意源于她们夺走了本属于他的父爱。而给更加幼小的朱朝阳灌输这个观念的是朱朝阳的母亲周春红。小说中的朱朝阳在背地里对王瑶和朱晶晶直呼婊子和小婊子,而对于和父亲以及他新的家庭接触甚少的朱朝阳,这么深的厌恶观念其实是在母亲日复一日的怨念和婊子的称呼中积淀起来的。买鞋当天王瑶恶意的眼神给了朱朝阳最直接的恶意体验,加深了他对这对母女的恨意,也铸成了他报复朱晶晶的起因。而这些都不是造成朱朝阳将朱晶晶推下楼的原因,压倒朱朝阳心理底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朱晶晶的对他的辱骂和嘲讽,而是那句“我要告诉爸爸你打我。”让朱朝阳世界崩塌,害怕到宁可去犯罪一了百了的是害怕失去父亲。甚至犯罪后令其一直惴惴不安的不是伏法,而是父亲知道这件事会怎么样。而当一个孩子连最后对父爱的期许也消失了,那人生的美好或许也近乎崩塌殆尽了。
如果说朱朝阳的恶源于对父爱的求而不得,那张东升的恶便是对家庭幸福入不敷出的绝望。
张东升和徐静当年爱得有多轰轰烈烈,义无反顾,婚后加诸于两人的精神痛苦就有多深。张东升为爱放弃前途、放弃身份、忍气吞声。徐静为其付出隐忍两人价值观的差异,消磨两人之间的感情,最终出轨。其实这场婚姻,在一开始就已经在孕育悲剧。两个靠忍共同生活的人终究走不长远。当徐静提出离婚,多年隐忍,多年付出可能落得净身出户的张东升恨从心生,人生追求崩塌,促使他总想回收点什么,比如说钱。
而普普和丁浩的恶源于对安定生活的追求。两个不曾幸福过的小孩,为了平静的生活,为了友情,为了义气,义无反顾地行走在错误的道路边缘。
除了这些犯了罪的最大恶意,文中还交织着各种不善,如叶军对女儿叶诗敏重成绩而轻心理,叶诗敏对朱朝阳排挤诬陷,陆老师不经调查对朱朝阳的不信任,周春红对王瑶母女的恨,王瑶对朱朝阳母子赶尽杀绝,朱晶晶的口无遮拦······这些小小的不善都铸成、滋养了最大的恶意。我想除了朱朝阳、普普、丁浩,叶诗敏和朱晶晶何尝不是另一个程度的坏孩子。
二、伤害编织伤害,故请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我想若徐静一家不咄咄逼人,将张东升置于低人一等的位置,徐静和张东升也就好聚好散。若张东升不偏执于多年付出付之东流,其是否可以重新开始,在事业上另觅高度。若周春红不执着于朱永平抛妻弃子,王瑶夺走自己的丈夫,是否就可以让儿子内心更加平静和坦然,让生活更平静。若王瑶不赶尽杀绝非要斩断朱永平和朱朝阳的父子关系,朱朝阳对其恨意是否就不会这么深,朱晶晶就不会口无遮拦触怒朱朝阳。若朱朝阳接受父亲离自己远去,但他仍有爱他的母亲与灿烂的未来,是否就能不犯下这么多的错,让自己的内心经受这么多的痛苦,甚至给未来蒙上阴影。若叶军不偏执于女儿与朱朝阳的差距,是否就不会有女儿的畏惧,不会有叶诗敏对朱朝阳的诬陷。若叶诗敏不执着于千年老二的身份,是否能更享受学习的成功而非失落,嫉妒。
伤害只能编织另一个伤害,对于那些伤害你的人和事,有时候远离远远有利于死磕,舍弃远远好于死拽。但凡心生痛苦,不善,不快,甚至恨意的其实都是对自身的一种伤害,而造成这些伤害的人和事,与其要报复令其难堪,不如为了放过自己而放过它们,因为绝对有更值得你为之花心思的令你幸福的人和事,不在“烂人烂事”上浪费时间或许是对自身的一种善待。所以有人说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其实全书最无奈,最不幸的是丁浩和普普。生活逼迫两个孩子走投无路,无人可信。所以我很欢喜影视剧版本中出现了老陈这个角色,这个言语直接,心地善良的老警察。他给了像严良(书中的丁浩)这样走投无路,对社会绝望的孩子一份信任和爱。让他们敢去相信,敢去对未来对生活有希望。
用汪曾祺的话结束这絮叨的读后感:“人活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