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到底有没有成本?表扬的成本有多高?
其实我的表扬很“宝贵”,班上的孩子我们一起相处的第五个年头了,想必很多孩子被我表扬的次数是屈指可数的。不是我吝啬,而是我希望我的表扬是发自内心的,是真的看到了孩子在努力、坚持着进步的。
因为我的表扬很宝贵,所以我会告诉孩子们:老师平时不表扬人,但表扬的都是认真的人儿。
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被表扬呢?
因为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较为发达,他们更需要通过具体、及时、真诚的表扬,以此来激励学习的自信心,强化成长的动力源。
学生如此迫切地需要这份表扬,那么,为啥我还是如此吝啬我的表扬呢?
其实,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拥抱都可以是表扬,从表面上看这些是不需要付出成本来生成的。但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拥抱背后的成本却是昂贵的。
这昂贵的成本来源就是:对学生持续性的关注。
一个班,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这么多学生坐在一个教室里,老师只有一双眼睛,还要关注整个课堂。说实话,就算是孙悟空来了也没办法同时关注到那么多的学生,但是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在尽最大能力关注班级的所有学生。
这时候,持续性观察的成本就来了。当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某位同学,这位同学就会想要得到老师的持续性关注,轻则上课走神,重则对这门课失去兴趣。还有,表扬的同学是班上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可是当其他同学跑来告状说,某某某上课讲话,ta学习并不认真的时候,这表扬的成本是不是蹭蹭蹭往上增。
再者,表扬也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当表扬多了,学生就不喜欢批评或者是善意的建议了,这不就是“伤仲永”的故事吗?所以,表扬的次数、时机、持续性都是高昂的成本。
但是高成本的表扬,我们还是要做,不是说不做了。因为表扬学生,鼓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这更是师爱的表现。
有爱的表扬,才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