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系万里长城之起点,丝绸之路之关隘。踏戈壁,倚祁连,傲然雄踞在广袤的漠野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生活在长城脚下的嘉峪关人,以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为依托,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璀璨多姿的丝路文化。
这些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历史文明,如今仍在传承,并在今人的手中熠熠生辉,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大漠风雨雕石艺画,这一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其中的代表。
拥有大片戈壁,“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是嘉峪关干旱少雨风沙大的真实写照。经历千万年风吹雨淋,戈壁滩上堆积了各种软硬不等、颜色各异的风砺石。这些被外人不屑一顾的“丑石头”,却在嘉峪关人的巧手之下化作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画卷,成为了嘉峪关人的文化记忆与精神源泉。
通过巧妙拼贴、自然成型,那些“废石”在艺人的手中被注入了艺术的血液。它可能是一幅苏武牧羊,也可能是红楼中的湘云醉卧芍药丛,带着祁连山的粗犷与雄壮,也有着塞外江南的温婉。
用石头拼画这种艺术创作手段,最早见于宋代董玄宰收藏的两幅天然石拼"达摩像"。到了明代,有人采用大理石和三叶虫燕子石的自然形态制作石屏风,清代艺人选用河卵石的天然图文,来表现古人"拜北斗七星"的奇石艺术作品。其中最为典型的则是故宫御花园甬道铺设的石子画,以及扬州漆器工匠制作的宝石画。
明清之后出现的用石材拼画、贴画等石艺画表现形式,多在中国西北民间流传,至今已有百年以上历史。传承至今的大漠风雨雕石艺画,最早出现在嘉峪关和酒泉一带。这显然与嘉酒地区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据史料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水平,并且发展了手工制陶业和畜牧业。
石艺画的发展从石材拼画、石子画,再到石艺贴画、石艺画,经历了不断流变的过程。在创作形态的变化中,石艺画也历经了从古代将其用于室内装饰,到用于铺路建筑美化,再到民间悬挂家中欣赏,其审美文化和意义不断被人们利用。目前,当地匠人制作的大漠风雨雕石艺画,主要有人物、花卉、松鹤、风景、山水、以及动物、卡通等系列,共计几十个类别、几百种规格。
嘉峪关石艺画之所以被人钟爱,首先或许在于它的选材独特性吧。富有立体感、色彩丰富能够入画的风雨石,只有在这一带的戈壁上才能寻找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百年以来,大漠风雨雕石艺画只在嘉酒一带传承的缘故。
石艺画不断在民间流传,其带有浓厚西北地域的文化特性,已经成为人们审视历史、端详历史,并从中得到精神力量的瑰宝。仅此,大漠风雨雕石艺画就值得被瞩目,并将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恒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