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字写好》主要编著者是我的两位叔父:梁承彦(91岁)、梁承玮(88岁),内扉页题字的是我的姑姑梁承皓(93岁),她终身从事幼儿教育;大叔父梁承彦是湖南名校长郡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小叔父梁承玮是北京天坛医院的儿科主任。三位长辈在耄耋之年,依然孜孜不倦地垦田于砚、煮字为粮,编著本书的动因已在前言中说明:是为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圆梦中华。至于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编著者也说了,是幼承家学。这就给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这本书的完成,实际上是负载着几代人的文化传继,是先人酿造的家族文化演绎的结晶。
我们的家族虽非名门望族,也不是官宦世家,但落籍长沙铜官六百多年来,一直恪守着“耕读传家,诗书济世”的儒家思想。曾祖文振公兄弟分别是清代的秀才和举人,与当时的许多湖湘名流过从甚密。祖屋厅堂上挂满了左宗棠、郭嵩涛等人龙飞凤舞的墨宝。我的长辈们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中长大。
我的祖父厚余公也是读书人,尤为重视书法。他常告诫后人:“字是门楼书是屋”,把写好字看作是一种文化教养、精神品位的磨砺。可惜他过早病逝,他把接力棒交给了他的弟弟我的叔祖父鸾聪公。鸾聪公胸志远大,熟读《朱子家训》和《曾文正公家书》而力行之,代兄抚养子女,督促他们读书习字,继续让他们从小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深厚的国学底蕴,又深化了他们对书法意蕴的理解。
虽然他们没有从事书法专业,但冬三九、夏三伏,几十年的修为,使他们早已进入民间高手的行列,到了晚年更是炉火纯青。他们有足够的功力去诠释先贤留下的论书绝句,探寻中华传统书道的文化真谛。其中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使本书将成为书坛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对醉心于斯的国人以很大的启迪:一书在手,不但能提升书法水平,还能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慎终追远,本书的出版也是对先人、和对鸾聪公逝世60周年的最好感念。作为晚辈,我再三拜读本书初稿,心中充满钦佩之情,为诗赞之:
挥毫落纸兴何豪,铁划银钩笔力高。
深悟前贤书妙诀,别开生面卷春潮。
此书是老人自己出钱印刷的,不卖,只赠有缘人,这一善举更让晚辈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