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be the beauty最近一篇文章讲董璇二婚,解码“苦流向能吃苦的人”。
首先需要知道“好坏模型”,一个人会这么做是因为好处大于坏处。
那一个人为啥喜欢过度付出呢?也是因为对于这个人而言,付出的好处大于坏处。
原因有三:
1、能吃苦的人,对苦的耐受值高。10分的苦在别人那里可能是100分,但是在能吃苦的人眼里可能只有3分。——苦会磨损人的判断能力,觉得这点付出没什么。
升级方向:可以吃苦,但是得判断这个人值得不值得。
2、需要控制感和被需要感。
从小缺乏稳定连接的人更容易需要“被需要感”。
对她们来说,拥有一段稳定、牢固、深入的关系是心理刚需。
如果对方条件比自己差,如果对方依赖自己的功能,就会让这类人觉得「对方不会离开我」,觉得安全。
越付出越倒霉的人是哪种呢?
只看对方能不能满足自己的「被需要感」和「控制感」,不看对方是怎样的人、对自己总体是啥态度。
那最后就会精准筛出不仅没啥能力、也没啥责任心,甚至也不珍惜你付出的人。
怎样筛人呢?
有两种方法,看态度vs看实质。
真负责靠谱的人,对你未必有好态度,但一定有实质付出,而且也珍惜你付出。
但是看实质也有难度,一个丝滑小连招植入卖课课程。
最后肯定爱付出人的优点,财爱双收的也有很多是这类人,因为爱付出相当于自带优厚的本金。
付出没结果、付出给错人的往往有下面三个原因:
付出越多越倒霉,其实说白了就仨原因:
第一,不会内调,不知道咋调节自己的当妈冲动,结果被人牵着鼻子跑。
第二,不会筛选,选中的都是最会装的劣质股,绩优股却被精准pass。
第三,付出不精准,人家想要苹果,你却疯狂给梨,牺牲很多、很努力,却是反效果。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因为分析的很全面。
首先,引子很好,用女明星的时事热点吸引读者兴趣,然后丢一个分析模型——好坏模型,所以女明星有这样的行为模式。
然后是挖掘原因,为什么女明星觉得付出的好大于坏呢?
分析出1、2、3。然后指出这三点的弊端和容易陷入的误区。
然后提供办法,怎样破局?
升级自己的认知系统。
最后肯定优点——呐,虽然有这些那些不好,但是其实付出这件事没错,注意一下付出精准度和看别人值不值得付出就行啦。
这个结构很吸引人读下去,可以学习和借鉴。有个有意思的,今天听别人汇报,调研了竞品之后想学习,人家管这叫“方案抽取”。
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