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始·磨合

2007年的春节,我在读小学六年级。不知道那年发生了什么,令我爸妈从此决心对习俗礼节“删繁就简”——那一年,我们家第一次在外地旅行过新年。农历新年去旅行在十年前可是非常大胆的,尤其是在长辈们的心目中。那时候的新年,还不是满大街都有小车,高速公路也没有免费,家家户户都还会串门拜年,从除夕拜到正月十五。亲戚、朋友、熟人,由朝到晚轮番吃喝玩乐,喜庆的气氛跟年味似乎很般配,但又感觉有些东西正在变化,说不出来的变化。

虽然住在乡下的奶奶和大伯家没有明显表示什么,也许当年他们对我们一家过年外出颇有微词。我们似乎在抛弃自家的年味,到别家看热闹去。

六年级的我对于爸妈这个删繁就简的决定,第一反应当然是我的压岁钱也会就简啊!年初一的早上,我很早就被爸妈拉扯起床。在他们收拾好行李后,我依然赖着不愿意走。“不行!我不要跟你们出去,我要回乡下逗利是!”那天早上我被妈妈训斥了一顿,因为我不想去。斗争了接近一个小时后,哦不,准确来说是接受他们的“思想工作”后,我红着眼睛跟他们一起出门了。

现在回想起这些,就像在梳理我家三口的关系脉络,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和我,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到底是如何连结在一起的?这样一来,很多事情似乎可以解释得通。时至今日,我才明白到,即便是最亲密无间的家人之间也会有间隙。也许是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威严姿态下,我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一家人单独相处的时间,回避那变得严肃,不苟言笑的凝固时间。

其实当年我之所以抗拒跟他们春节出游,主要原因并不是压岁钱变少,更多的是想要回避和爸妈单独相处的时间。爸爸是慢性子,思想有点古板;妈妈是急性子,脾气比较暴躁;我算是两者之间的温和派,不过,在他们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也有点“两边不是人”。多年来,也许我们还不能好好理解包容彼此,因为在印象中,我们好像一直都有争执,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令我们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谁。

这样的三个人在同一台车里,渡过约莫一个礼拜的时间,恐怕连空气都会变得紧张起来。正是这个原因,小时候的我特别渴望有人到家里来吃饭,感觉有外人在的时候,家庭冲突会少一些。

爸爸的严肃古板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遥控器只要在他手上,家里可以一整天都回荡着时政类严肃节目的声音,青春偶像剧被他狠批“不正经”,言情小说在他眼里是有伤风化,就连在家里看国外的电影,都会被嘲讽“崇洋媚外”。妈妈的暴躁脾气也是无处不在的:脑海里有无数个想当然,看不惯的事情就忍不住去说,说了没效果就会情绪爆炸,当然最希望的就是在自己说出口之前别人已经把事情做好。简而言之,眼里容不了沙子,尤其是对我和爸爸。

这样的三个人单独去旅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旅行是一段压缩的时光,同样,途中相处的点点滴滴也是平日生活的压缩,浓缩了喜怒哀乐,也会放大矛盾和争执。

日本有个“成田离婚”的说法,本来如胶似漆的恋人谈婚论嫁,相约蜜月旅行,结果却吵得不可开交,一回国到成田机场下了飞机就可以办离婚手续了。这讲的是新婚夫妻。

那我们呢?爸妈已经结婚十多年,而我们三也已经有十几年的共同经历,无论如何我们对于彼此都不再“新”。所以,这个时候一起去旅行应该比较稳妥?是不是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自信,即使相处得再怎么糟糕,也不会让我们分开?没有什么期待,只希望三个人之间的火药味可以淡一些。没想到,经过这十年以来的磨合,我们的变化会如此之大,三个人渐渐找到了与彼此相处最舒适的方式,也学会了与自己和解。

家庭成员之间神奇交错的轨迹,让每个家庭有着它独特的运作模式。这个系列的文章将呈现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一家在春节旅行的真实点滴回忆。该如何定义这个系列呢?相比游记,更多的是对家庭生活的思考和关注,关于相处,包容,理解,还有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春花的家在西部大山里。 在那儿,至今过着原始人一样的生活。喝水,需要挑着水桶到山沟里去取泉水;蔬菜,是自家山上种的...
    十七分可爱阅读 533评论 4 7
  • 那天头痛,她躺在床上,睡不着,又起不来,于是便回想起今天一整天的经历。 原本挺高兴,一家人早就计划好的去附近的景点...
    蔡源霞阅读 482评论 2 1
  • 早上还在江城武汉,作为超级奶爸;晚上已到圣地拉萨,作为公差达人。 早晨lm有小恙,改由我送儿子第一天上...
    五斗米哥阅读 887评论 2 9
  • 我经常会被生活中许多瞬间拖住脚步,为其黯然伤神又或是突然燃起激情。我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极端情绪化的人,暗自的,面...
    艾瑞卡卡阅读 37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