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努力,行动到结果,有其固定的规律与周期,只有持续的努力,才能发现这个规律,这也让我想到李笑来的书:把时间当作朋友,再次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
格局说起来容易,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培养起大的格局,它必然是建立在辽阔长远的的时间维度上,比如当我们去做一些事,能否站在生命的终点去看待这件事情的意义,而不是只看到眼下的利益得失,只注重此时此刻的感受。
不要介意他人对我们的态度,无论何时,都以完善自我为目标,如果非要对比的话,也是跟昨天的自己做对比,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更好。
在对待儿童方面,时刻都要把他们当作一个成熟的个体去对待,给予尊重,理解。
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多数人是在别人的讥讽,打压,贬斥这一关败下阵来的,面对此难关,唯有强化信心,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如果你感受到压力,说明你能力的长板还不够长。
沉没成本真的已经沉没,再怎么后悔,叹息或者试图挽回都是徒劳无功的,莫不如把这些精力用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创造之前所有的失去。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那就去打造此类人所具有的性格,即使有先天的因素,只要具有刻意练习的意识,我们终将会成为我们想成为的样子。
真要为读书找到使命感的话,那就是提高认知,摆脱无知,无知是一个人最大的贫穷。
让金钱成为我们的工具,不要让这句话成为空话。我最近对此最大的理解是,在花钱的时候,我选择去做什么能够让花出去的钱成为投资,转了一圈带回更多的钱回报你。比如200块钱你可以买一件漂亮的衣服,你可以买一年的付费课程,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你真正践行了金钱是你的工具,是你用来做什么的工具,是让你提高了认知,扩大了人脉,还是其他。
过来人的终告,听听就行了。自己唯一的,短暂的,不可重来的一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即使命运已安排好一切,我也要在这样的道路上穷尽我一生的能量去折腾,看是否能够超越,能否更好。
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时刻极度渴望别人的肯定,以赢得存在感,但我觉得我们应该内求,不断完善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越来越喜欢,越来越肯定自己,而不是时时渴望外界的评价和反馈。
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才是人生的常态,当你具有此意识,你才不会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恐惧迷茫。
人是不可以被定义的,接受太多的负面暗示,是许多人一事无成的原因。对这些暗示免疫无感才是正确的姿态。
在我觉得真正的牛人,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那些每天都能让自己优秀一点点的人,终将夺回命运的控制权,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们需要付诸一生的努力,矫正成长过程中的心智残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