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今年5岁,白白净净,胖嘟嘟,扎着两个小辫子,非常聪慧的一个小女孩。现在幼儿园大班。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每隔一天就会到爷爷奶奶家住。小家伙喜欢画画,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就画啊画,画是孩子的世界,也是孩子想象和内心的表达。家人也很懂菲菲的心,生活在被懂、被爱的环境中,经常被看到小辫子一跳一跳的,唱着儿歌,蹦蹦跳跳,开心快乐。
这一天,菲菲从幼儿园回来,让奶奶看自己的画,奶奶忙于家务,有些心不在焉。
小东西有些不开心:奶奶你不看我的画,不理你了!哼!
奶奶:忙着呢,等一会吧
小家伙嘟着小嘴,有点着急了:奶奶你不看我的画,就是不爱我了!
奶奶自顾自的干活:小东西,哪有那么多事啊……!
小家伙更生气了:奶奶,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旁边的爷爷静静的看着事态的发展。这时候小家伙找衣服、换鞋、开门、叫电梯一气哈成。旁边的爷爷终于忍不住了,抱起小家伙,放到电梯中:好的,你可以走了!菲菲被吓得“哇哇”大哭。
事件中,孩子想让奶奶看自己画的画,进而想让奶奶关注到自己,鼓励自己。可是成人有成人的事情。奶奶很忙,没及时关注到孩子,这是孩子生气的根本原因。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用心,另一个是陪伴。
先说用心,比如奶奶正在做饭,孩子跑过来让奶奶看自己的画,奶奶的反应一种:不耐烦的说,去去去,正做饭呢!一会哈。第二种:先出去,看不着我正做饭吗?没眼力见儿!第三种:少数的家长会放下厨具,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长大后有很多的问题,其实,很多的根源在孩子小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孩子的问题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最后成为父母眼中不听话的问题孩子。场景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奶奶显然没有用心倾听孩子,由于时间关系,忙于做饭。这时候孩子内心的声音是:我不重要,做饭比我重要,我没有价值。于是,发生了孩子换鞋要出去的一幕。
如果这个时候,奶奶放下厨具,蹲下来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孩子内心是愉悦的,温暖的。其实一餐饭远不如孩子重要,菜烧糊了可以重来,可以叫外卖,还可以去外面吃,可对于孩子的陪伴是不能等的,家人的陪伴是孩子强大内心力量的来源,内心力量的强大,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会受益一辈子。小时候被经常忽略的孩子长大后会对忽略有恐惧感,害怕被忽视,处事的时候会采用迎合、讨好的模式。
还有爷爷的处理方式,当孩子感受到不被重视、被忽略时,是有情绪的。当孩子拿起衣服,换鞋,按电梯要出去的时候,说明孩子的情绪就已经很严重了,爷爷没看到孩子的情绪,而去把孩子放到电梯,孩子更加生气和恐惧,这时候爷爷的感受是:这么小的一个小毛孩,这么大的脾气,长大了你还得了!爷爷感受到了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一家三口,爷爷、奶奶和孩子各有各的情绪,互相不了解对方的情绪。于是,导致了家庭战争。
这种情况日常生活中经常上演。如果爷爷换一种做法呢?“走,孩子,爷爷陪你下去”,陪着孩子在楼下走走,等孩子情绪下去了,再和孩子说刚才的事:奶奶不看你的画,你生气了,爷爷知道你不开心了。这时候孩子会说出自己的感受。情绪宣泄→理性情绪宣泄→共情→事件→人,孩子在叙述过程中,就已经没事了。
再说陪伴,如果家长能用心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再给到孩子有效的陪伴,孩子就会好很多。陪伴分为有效陪伴,无效陪伴和有害陪伴。很多家长认为,我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啊,有效陪伴不一定是天天和孩子在一起,比如,奶奶放下手里的家务,蹲下来问菲菲:好啊,让我看看我家小美女的画,然后让孩子讲述画的内容,和孩子分享画画后的感受,指出孩子画中自己认为的不足之处,告诉孩子是不是要修改一下?孩子感受到的是奶奶是和我在一起,是被奶奶关注的。个人认为,有效陪伴就是关注孩子的内心,知道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再满足孩子的需求。
无效陪伴则是相反的,比如,有的父亲虽然也在家里,但是只管自己玩手机,对孩子不管不顾。孩子问一个问题,爸爸就会说:哎呀!我正忙着呢!一会哈!或者说:找妈妈去!
有害陪伴是和孩子虽然在一起,但是对孩子各种指责和抱怨,孩子内心焦虑,总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在父母面前没有价值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远离父母,不愿意回家。有的孩子会说有父母还不如没有。更有甚者,孩子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还有青春期的孩子会早恋,暴力,酗酒,甚至吸毒等等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作为孩子的养育人,需要我们修炼自己,不停的学习。发现孩子有问题后,要反思一下自己哪些方面做的不妥。通过学习,觉察自己,让自己成长,进而改变家庭环境,孩子自然就会有变化。这个过程需要父母要耐心+爱心,再耐心+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