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看到你描述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持续创新的社会。在当下的新形势中,职业发展所必备的技能与成为一名合格公民所需的技能是相融合的。50年前,在互联网诞生之前,学校教孩子去学习“事实信息”是合理的。但如今,比别人掌握更多的事实信息已经构不成比较优势,因为知识早已成为所有人的公用品。人们只需在手机屏幕上滑动几下,便能通晓古今。现在,成年人需要有能力问出一针见血的问题,对信息进行批判性分析,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进行协作和有效交流。上述技能是职业发展和履行公民责任所必不可少的部分。                        

  这又是一本批判教育的书。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暑假里在学习的时候,听到好多的同事分享自己学校的事情,后来断断续续地自己又看了一些介绍学校教育的书籍,有搞教育培训的,讲教育改革的,特别是最近看了为孩子重塑教育的相关的报道,更觉得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为什么大家说的,和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所见所闻那么的不一样呢?

我看到的现状是,上一个好的大学,和不上大学或者上一个三教九流的大学真的很不一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若是能真正考上一个较好的大学,人生的轨迹是真的会发生改变,享受的资源,眼界,见识,完全是另一种情况。其他的情况不说,即便第一学历不好,即便日后有考入好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也会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我们都在说,未来社会看中的是一个人的能力,看中的一个人的创新的精神,只是这是上层社会才有的规格,对于大多数的现实,这只是发展的趋势,甚至是美好的想象而已。

是,我们每一个搞教育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现在的教育培养的不是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见解。

在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真正做事的人没有发言权,那些在生面领导的人,有多少是真正在一线做事的呢。这种脱节,就是根源所在,若是仅仅想一想那是简单的,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但是真正在课堂,你才会发现,你也会烦,也会有情绪,也会被很多事打断思路,面对很多情况无可奈何,现实就是现实,这就是现实。也就是说若是大的环境不改变,大的社会风气不改变,而是单纯的提出怎样改革教育,这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所以,教改这么多年不还是隔靴搔痒。

网上有很多言论说,读书没用,死读书没有,坐在教室里读那些教科书培养的都是一些书呆子。我先说,他们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这种书呆子的读法,将来考取名校,才算是有了改变自己的敲门砖,奋斗很多年所有的积累,也许还没有别人的起点高。虽说,不见得不读书的人没有出路,可是对比下来,只是每个人的不同活法而已。

若是能选择,或是能重来,谁不想有灿烂的人生呢?可惜,没有如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源头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 有英语四级水平配上谷歌翻译,基本一个小时就能读完,属于一...
    我是_马儿阅读 382评论 0 2
  • 好消息 全国高端医学技术培训会于12月1日――3日在德州举行,1号14:00点正式开课!(价值10多万的高端技术)...
    3e5875aeb012阅读 261评论 0 0
  • *读书的目的,知识的实用性及价值最大化,才是列举书单最重要的原则。 今年开始坚持读书,年初列读书计划的时候,设置了...
    落Lee阅读 270评论 0 0
  • 文/采铜 真实的世界没有说明书 “孩子们,欢迎从‘游乐场’模式进入到‘荒野求生’模式!”如果在大学生眼里,即将迈入...
    联动书匠阅读 1,064评论 0 3
  • 一、 找到10个好的文章标题,并试着分析具体好在哪里。 1、为什么你拼命努力,还是活在底层? 采用了反问句,很容易...
    酒拾叁阅读 298评论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