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班1组】+Day4「一节课掌握新媒体文章最典型类型」
【三班1组05-天造蠢才】
【作业内容】通过仿写的方式,写一篇个人擅长的类型文。
题目:【浅谈人性善恶】
对“人性善恶”的探讨,早在千年前就被儒家的两位大佬:孟子、荀子拉开了序幕。孟子因“人性本善”被捧为亚圣,荀子因“人性本恶”处处受儒生的排挤。可这场跨时空的争辩并没有比出高下,事实上即便再看不惯荀子的人也没办法否认他学问之高。
再这之后的千年,依旧有无数人想给“人性善恶”下一个定论。前段时间,我的好朋友跟伴侣就因为这个问题差点大打出手,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为了更好的阐释,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为何孟、荀二子有如此大的差异。
起初可能就跟甜、咸豆腐脑一样势均力敌,直到佛教从印度渗入了中国。儒家学问的根基被佛教碰撞的岌岌可危,反而道家顺势而起。而一切的根本,都绕不开人生的终极问题——我为什么这么做。
道家无为,能助我修得长生不老;佛教因果,能让我摆脱轮回之苦,独独儒家不能给其核心理论找到支撑。无数儒家后辈,阅遍万卷经典,终于找到了孟子的人性本善,给了其解释——为何要仁义,因为人性本善。后辈儒生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会,竞争对手就抄起儒家荀子的人性本恶,护在了他们脸上。
这也是一开始所讲,孟子和荀子处境的极端并不能证明他们学问的高低,而是孟子交出了更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答卷。如果抛开一切空间、时间上的限制,纯粹就这个问题而言,过去的我倾向于没有答案。
生物所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是复杂的,因此每个物种都进化出一套应对复杂的策略,而人性,是所有竞争策略中的胜者。一个凌驾于其他物种、外界环境的复杂策略,哪有简单的善恶之分。任何你看到人性流露出的光辉或者黑暗,都只是人性复杂的一个片面。
现在我慢慢发现,可能这个问题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问题。通常每一位长辈、有学识素养的人都会告诉身边的人,要与人为善莫要仗势欺人,更不要为一己私欲谋害他人。这些话便是在人性的善恶前面加了一个动词,要去为善、莫要从恶。
我发现,这些动词背后是揭露善恶与之人性的关联:善是我们对人性期待的愿景;恶是我们人性应守住的边界。而这个隐藏的问题便是我们应该用达成愿景还是守住边界的方式去管理人性。
谈到管理,就要谈执行,说道执行就不能绕开一个词——可衡量,越是容易衡量的事情便越容易执行,管理的效率也越是高。举个例子:玩游戏比学习更讨人欢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玩游戏是比学习更好衡量的事情。
游戏里打多少怪能升一级,每个装备提供的属性,还有学会的技能……都是很直观的数据,十分方便去衡量的。但是学习难以衡量,即便你熟背了公式,也不见得会做题;即便你会这道题,也不见得会做另外的题;即便现在你都会,考试你也不见得考的好。
而“恶”比“善”更容易衡量。还是举例来说,捐钱是一件善事,那如何去衡量呢?捐十块钱还是一百块钱?你只有100块捐了10块,我身价数亿捐了100块,那谁善多谁善少?如果只要捐,就是一样的善事,最后真的能达成人们的愿景吗?
但恶事,你对外界造成了多大的损害都是可以具体评估的,法律也正是以此为基准。更重要的是,你想达成“善”的愿景前提,就是控制恶的边界。
这就好比你有一亩土体,你如果不把杂草除干净,那么你最后种的农田就是一片杂草。即便这块地一眼看上去没有杂草的痕迹,依旧需要你先仔仔细细的检查完每一亩的,确保没有杂草才能种出一篇良田。
最后我想说,任何学问都不应该是束之高阁的、更不该只是玄而上学,好的学问理应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指导作用。这篇文章并非想让你去接受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的论点,而是想告诉你抛开你的空想后,观点于你和你的生活到底起着怎样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