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中是我的中学。在它还没有成为我的中学时,是兴宁很有口碑的中学,号称“兴宁第二大,第二老”的中学。
与它的历史和面积相称的是教学质量,曾经最辉煌时小镇中学出过清华学子。但这种口碑并没有延续到它成为我的中学时。
因为历史悠久,教学质量过硬,师资和生源曾经都很好,所以这个学校一开始的教学硬件也是很好的。
外观大气的教学楼,内外两个大操场,一栋三层楼的图书馆,花木繁盛的校园景色,以及一个大礼堂。
后来我在电视上看那个年代的电视,发现似乎大礼堂是一个好的学校,好的单位的必备。
我遇见曾经觉得很酷的女孩们就是在这礼堂里。
在我还没有成为中学生时候,就很喜欢来龙中的玩,除了在操场上和花木下玩,最经常去的就是大礼堂,因为大礼堂经常有人在排练节目。
还小的时候,不太懂欣赏,但喜欢看人跳舞唱歌,这大概是人类天性喜欢音乐舞蹈的原因吧。
六年级的时候,应该是六年级,或者五年级。我又一次和好朋友去龙中大礼堂玩,又遇见学生在大礼堂排练。
有两个节目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一个是两个人跳舞,跳的是辣妹子。舞姿娴熟,动作热情,活脱脱一个辣妹子。她们容颜不算俏丽,但是因为跳舞的姿势自信,脸上从容而显得整个人飒而美。
我一向容易被外形柔美,却浑身散发阳刚之气的美丽吸引。如果说这种美丽带给我第一次这么细腻的感受,就是来自这个舞蹈,和她们俩的自信大方的神情。
而两个女孩中,又有其中一个更显落落大方,在舞台上就给人力量感,整个人散发着青春洋溢的风采。
我那时候和身边的朋友说:你看,她真美啊。
后来我成为这个学校的初中生,她们是高二,又几次在学校的舞台上见识过她们的风采。
我总觉得像她这种女孩,有一种天然的自信,有一种统领舞台的能量,但是不是强势的,而是温润而大方的。
我真认为这种女孩子很酷。她不一定需要漂亮的外貌,骄人的成绩,动人的身材,或者其他出格的行为,比如抽烟,忧郁,放纵学业。
她都没有,她就是浑身上下都是自信,笑起来大笑,舞动起来都是力量,安静时也是不松懈学业的。
为什么我知道她对学业也不放松,因为后来我我高中时和她弟弟成了好朋友。我依然很欣赏她,不过忘记了有没有和她说过。
另外一个舞蹈我忘记名字了,三个女孩的舞蹈,我之所以注意到她们,是因为期中一个女孩子是我们村里的。
那两个女孩子经常来她家找她,所以我认识她们。舞蹈跳得很好,尤其她们仨长得有点像,但是一个比一个略丰腴,就显得别有风采。
她们的酷,最开始吸引我是她们仨的友情,经常三个人出现在我家附近,三个人文文静静地说这话细细聊天,像突然进入了校园剧里的画面。
尤其她们仨还长得漂亮,虽类型有点像,但是各有特色。怎么走在路上都是一道靓丽风景线。
而她们成为我的风景线还有就是当时觉得她们很有原则,有个性。当时村里他们同龄的男孩女孩很多,都嘻哈喧闹得很,要不流里流气读书就是度日谈恋爱,要么就是女孩子之间互相掐尖,明明日日形影不离的人,一转头又要互相嫉妒,虽无恶意,却嘴碎要说自己的朋友如何如何。
但她们仨不是,她们仨似乎永远斯斯文文的,永远温柔节制的,也谈恋爱的应该,但是不是和谁都谈,她们慎重选择和自己气质相符的。
我邻居那个姐姐,也是斯斯文文的,小时候看她一边走路回家,一边塞着耳塞,慢慢走在路上,内心里很是向往,觉得做高中生真好啊,生活丰富,友情可贵,还拥有自己的世界。
她常常走在我们村路上,常常让人觉得她和我们村气质不符。
后来她们仨还做了一件事,三个人一起剃光了头。
这可太酷了。三个貌美如花的姑娘突然一起剃了头,当然依然不影响美貌,却体会到了她们温柔的表面下在对抗着什么,在诉说着什么。
这样的青春,在当年我看来,是很淋漓尽致的青春。可以在舞台上潇洒舞袖,也可以在人群中默默积蓄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青春。
也许是其中一人因为感情问题,然后三人一起剃光头。又也许仅仅是约好在青春的最丰盛时候,一起做个疯狂的事。
这种酷,在我这种循规蹈矩过日子的人看来,是极其闪耀的。
酷的人,自有酷的青春。自信的人,青春的张扬都让人久久怀记。
不过后来她们毕业了,关于她们的酷也就留在了我的记忆。我只知道我们邻居后来去北京读大学,遇上非典,回来后就退了学,后来很快就结婚生子了。
嗯,平平淡淡的结尾。
这些都是我记忆里觉得很酷的姑娘们。
就是阳光的,却又文静的,是柔弱的,却又自信的,是女孩子,却拥有落落大方的青春的。真的很美。
至少是她们曾点亮了我这种按部就班把青春度过的人的生活光:啊,原来青春可以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