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21.8.8 人教社培训活动
1.情境创设
创设可信,可亲的情境
跨章节创设情境
小的选择题,判断题中可以加入情境
2.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
谭:课时紧是所有科目的特点。
以基本知识和核心素养为指导上新课
不一定以高考为要求。
内容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要抓关键内容。
思考讨论的素材没必要展得太开。
不必要都拓展。
赵:课时紧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一句不讲就不放心的感觉。补充了很多教材没有的内容,比如伴性遗传。科学史的补充也很多。
聚焦大概念,按照少而精的思路,去设计教学。不要原原本本地讲给学生。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地进行拓展。
让学生时刻牢记着加深大概念重要概念的理解,一些事实性的东西可以当作建构概念的材料。
3.
赵: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作为编排必修一的主线,2019版坚持了这个思路。为什么?因为细胞本身就是有机的整体。要注重理解各个部分的结构是怎么协调配合的完成生命活动。
第一章基本建立系统概念。从第二章开始介绍物质与能量需要的开放性与细胞生命历程的发展性。
“如……等”字说明这些观念是很重要的。
谭:琢磨文字代表的含义。体现了,落实了。等。
需要把一章一节的内容放到模块里去。不要割裂。而要整体。
4.是不是可以先学减数分裂,可以调整顺序吗?
赵:放在第一章要求思维难度大,先讲减数,从知识教学上来讲比较容易。但现在强调核心素养,不仅仅完成知识教学。怎么让学生学习知识、又能提升科学素养,先讲遗传因子的发现,通过遗传实验的分析,其科学思维的展现,让学生跟着孟德尔的思路学习,从中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非常受益。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执著探索的精神。实验设计的巧妙方法,数学方法的运用等等。按照科学史,目的就是既让学生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能不能调整顺序,不建议做调整。不要只顾讲知识,而牺牲了其他方面素养的培养。
5.关于备课的问题,关于运用新素材进行教学有什么建议呢
赵:素材的功能?
选取素材?查文献,去粗取精,进行了通俗化的处理,突出对概念建构的突出点。去除了细微末节。不要再去深挖素材背后的生物学知识了。广度与深度是够他建构大概念的。根据情况具体分析。
6.旧教材有,已删减的内容可以弱化处理吗?
赵:明确观点:以新教材为载体实施新课标。以2017版新课标进行修订的。很多情况下,没必要找回来补上去。老教材也没必要补充新教材。不能绝对化。
7.探究活动实践教学的建议?
赵:从理念上说,生物学课程应当把培养科学探究素养,让学生亲身参与。从思想上重视,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亲自做。知识教学与探究活动的冲突。进行有机地结合,不要对立起来。探究活动有助于概念建构。保住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探究活动,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有所取舍。探究过程中关注科学思维的培养,探究应该有明确的结论。有些可以让部分学生课下去做。
谭:补充细节。教材里的每一个都有学校在做。已经有学校可以完成所有实验。要是开展起来都是可以做的。不需要很高成本。目前实验教学还是一个难点。
提高认识,有所取舍。了解它的育人价值。
8.教材使用范围广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怎么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谭:教材的普适性。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合中国学生,无论何地。考虑到他的弹性。正文字体多样。黑体字重要概念。宋体字是基础必学。楷体字是选学,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学的。课后习题:概念检测是共同基础,拓展应用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栏目也是拓展,不是所有学生都要学。在普适性的基础上有选择性
处理教学方面。用教材教的前提就是用教材。要根据学情做处理。内容增减,顺序调整都可以,要有依据。学科内在知识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要理解的基础上,去审视教材。
赵:教师布置作业可以分层次。保证基础题所有学生都完成,拓展题鼓励学生去完成。教材中拓展性的材料,不一定在课堂上由老师讲给学生,要鼓励学生去读。材料育人价值很高。听课过程中发现,发现教材用的很不够,基本上都转化PPT了,学生看教材的机会太少。有的甚至是做教辅上的题目上。不要本末倒置。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9.课后习题的量有点少,除了课后习题,有无配套资源?
谭:练习题量不太够。人教社也开发了资源。探究活动配发报告册。《同步解析与测评》市场上也有。可以去人教社官网。
10.学科交叉的内容,有效地落实学科交叉教学?
赵:化学关系最密切。学科关系的配合很重要。与化学的联系,与物理的联系,与数学的联系,试图帮助解决问题。更多地需要老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处理。讲分子组成,有机物知识,有必要多补充。水的性质也要适当处理。
谭:细胞的分子组成,有很多要做必要的补充。教材中点到,够用就好。用到的时候,够用就好。没必要给别的学科讲概念。讲求实用。例如:脂溶性,相似相溶原理。实用主义。
11.相互交流平台,人教社有无搭建平台?
谭:是要分层次的。有刊物可以发表。可以关注的。人教社有两个刊物可以发表的。《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可以投稿。
面对面交流也是分层次的。各省市有组织。组织教研员进行培训交流的活动。更在筹备面向一线教师的论坛。
赵:人教网上有案例,有介绍经验的文章。教师师网络培训和服务平台。网络培训过程中也有案例与点评。
12.有什么教育课题值得探索?
赵:怎么把核心素养在生物教学中落实。基于证据的逻辑思维性,据有生物学科的特点,怎么结合,社会责任的培养,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怎么评价核心素养。
谭:研究教材的建议。研究一下教材的育人价值。怎么样落实。研究一些栏目的育人价值。把它的育人价值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