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读了这本书:《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作者是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英语:Thomas Nagel,1937年7月4日-)
托马斯·内格尔(英语:Thomas Nagel,1937年7月4日-),美国哲学家,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伦理学、认识论、心灵哲学。
Thomas Nagel
主要领域政治哲学、伦理学、认识论、心灵哲学。内格尔出生于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曾就读康奈尔大学(1954-1958年)、牛津大学(1958-1960年),1963年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柏克莱大学、普林斯顿大学,1980年进入纽约大学任教至今。同时亦为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及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2016年9月,被美国教育网站TheBestSchools选为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的健在哲学家。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写成于1987年,英文名称是:What Does It All Mea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她的台湾译本名称叫:《哲学入门九堂课》 。个人感觉台版的名字更贴近作者本意与英语书名的意思。
作者在本书中,针对九条哲学问题(课题),通过精简、通俗的语言,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番诠释。可以说是对哲学感兴趣,又没什么的基础之人(比如我)的入门好书。
这九条问题分别是:
- 外部世界是否存在?
- 他人的意识
- 身—心问题
- 词语的意义
- 自由意志
- 对与错
- 正义
- 死亡
- 人生的意义
自由意志
“我本可以吃一只桃子,而非蛋糕。”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并且它是真的吗?
作者在这章的开篇就“甩”出这一问题,表面上,我们的一切行动、选择都来自于我们的“自由意志”,但当我们深入思考,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一部分意思可能是:在你最终决定自己的选择是什么的那一刻之前,一切都是自由的。选择桃子一直是一个开放的可能性,直到你最终选择了巧克力蛋糕。你选择蛋糕这一点并未被事先决定。
确实,我们做出的种种“选择”,种种行为看起来是来自于我们的自由选择,并非有什么“外在的力量”诱使、引导我们做出这样那样的“选择”。但是,其实我们的“选择”、“决定”往往是同我们的过往经历,身处环境,外在影响,息息相关。
如果一个行为是你所做的,那么它就是被你身上的某些东西所引起的。
一想到我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被周围环境和心理条件所决定的,我就感到自己像是掉入了陷阱之中;如果我想到别人的行为也是被事先决定的,我又觉得他们像是一群傀儡。
这有引出又一个哲学问题,面对各种选项,不管我们如何选择,最终似乎都会是“错误”的选项。
因此,“我本可以吃一只桃子,而非蛋糕”这种感觉可能在哲学上只是一种幻觉,无论选择是否被决定,它都是错误的。
所以,要避免这种“尴尬”的做法,就是去回答另外两个哲学问题……orz!
如果你要避免这种结论的话,就需要解释两点:第一,当你说自己能够做某些与实际所做的不同的事情的时候,你的意思是什么?第二,如果你的确有这种“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在这个因果联系的世界中又处于什么位置呢?
对与错
这算是比较好理解的一个哲学问题了,因为都知道,这世界上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对与错”,存在的。就好像没有绝对好事、坏事,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一样。
对与错和是否违反规定是两回事。否则的话,人们就不能和评价行为一样,评价一条规定是对是错了。
我们“正常”的去评判“对与错”的方式,往往是通过是否合乎“道德”的规定。但是,“道德”也是有其自身的“缺憾”。
道德的基础在于如下的信念:某些特殊的人(或动物)受益或受损,这不仅在当事者自己来看是好事或坏事,而且从普遍的角度看,其本身就是好事或坏事,并且每一个有头脑的人都明白这一点。
道德并不是普遍的,并且道德要求一个人做的也无非是他有一定的理由去做的,而这些理由又依赖于他对他人普遍的关心程度而定。如果他有强烈的道德动机,也就会有强烈的道德理由和道德要求。如果他的道德动机非常薄弱,甚至根本没有,其道德要求也就会随之非常薄弱或根本没有。
而且,对与错,道德与否,正确与否,也是随之时代、人类自我意识、环境等因素而不断变化之中,也就是呈“动态”显现。
很多你认为是错误的事情,在以前却被大多数人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例如奴隶制、农奴制、活人献祭、种族隔离、对宗教和政治自由的禁锢、世袭等级制等等。而且或许某些你现在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将来也会被后人认为是错误的。
而放到(细化)到每个独立的个体,这个“道德”、“对与错”,就更加千变万化,让人无法“捉摸”了。
道德论证想要证明人人都有一种能力,使得我们能够超出自己的私利,做不偏袒私利之事。不幸的是,这种做事的动机或许被深深地埋藏着,并且在某些人身上或许永远也不可能出现。无论如何,这种动机需要和其他那些强有力的自私动机(或不那么自私的个人动机)竞争,才能控制我们的行为。要为道德做论证的困难并不在于人的动机只有一种,而在于动机多得数不胜数。
正义
看到这里,就可以感觉到整本书的出题、论证,都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逐步引出各个主题。而“正义”这个问题,很显然就是从“对与错”所引发出来的哲学问题。
我们都知道,所谓“正义”,其实是由于这世上存在“不平等”,而消除种种“不平等”,所做的工作、事务、努力都可称之为:“正义”。但是:
我们得思考两点:
一,这些不平等本身;
二,减小及消除这些不平等的补救措施。
关于这些不平等本身主要的问题是:哪些造成不平等的原因是错误的?
关于补救方法主要的问题是:用何种方法去干预这些不平等才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正义”本身“正义”吗?(晕吧~?!)
作者还通过目前世界各国中流行的通过各种“税”,消除不平等拉近各阶层的差距的措施,施行“正义”。但,如果放在“全世界”去看呢?
从世界范围内来说,问题还要复杂得多,这既是因为不平等的差距远比在一个社会内部要大得多,并且由于缺乏一个世界政府可以征“世界税”并且监督其有效使用,我们从而不知道采取何种补救措施才是可行的。
死亡
这个题目,是我除了“人生的意义”之外,最感兴趣的另一个问题了,因为“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最普通”的事情,同时因为它“无法言传”,又是“最神秘”的事情。同时由于传统、信仰的原因,我们中国人一直都是最缺乏“死亡观”的民族。orz
死亡是什么?虽然人人都会死,但是在这一个问题上并不是人人都会给出相同的答案。一些人相信,在他们 身体死亡之后,他们的灵魂仍然活着,会上天堂、下地狱或是去别的什么地方,成为鬼魂或者转世投胎,也许下辈子会变成动物。另一些人相信,一旦死去,他们就不再存在,因为当身体死去的时候,他们的自我也 随之消灭了。
从“意识”层面上,如果人“死亡”而“意识”还存在,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如果要想象你自身的消灭的话,你必须从外部来设想:想象你这个人的身体躺在那里,而全部的生命和意识都离它而去。要想象某种东西,并不必然要想象你自身对它的体验是什么样子的。当你想象你自己的葬礼时,你并不是想象自己也出席葬礼,这是不可能的:你是在想象,在别人眼中看来这一葬礼会是什么样的。当然,当你想象自己的死亡的时候,你还活着,但是这并不成问题,正如同你在有意识的时候也能够想象自己失去意识一样。
但是,说到底,死亡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让我们转向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我们应当以何种态度面对死亡?死是一件好事,一件坏事,还是一件不好也不坏的 事?
但是当身边的一个人“死”去时,我们也切身体会得到“悲伤”、”痛苦“。也许,这是因为:
当我们所认识的某个人死去的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悲伤,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他本人,因为他 再也不能看到今天的阳光,也不能再闻到烤炉里的面包香了。
而”死亡“在我们(也有我!)的意识里面,说到底还是”可怕“的,”恐怖“的,不可接受的事情(在看完此书之前)。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出生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世界如常存在,但是却没有我们,对此我们安之若素。那么,想到我们死后就不复存在,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看起来,至少对很多人来说,过去不曾存在是无所谓的,但是将来不复存在却十分可怕。
但是你自身不复存在的前景如何会在其本身的意义上显得如此可怕?如果死去就是不再存在,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那么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从逻辑上来说,除非我们在死后将仍然活着,并且经历一些可怕的转变,否则就不能说死亡是可怕的。但虽说逻辑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对他们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从世界上彻底消失。
人生的意义
关于这一章,可以看我前两天的一篇文章:《人生的意义的另一番“解释”》。
总的来说,这本书直接通过几个基本的哲学问题的探讨,阐述,向我们打开了“哲学之门”。确实是一部非常易学、易懂的初学者、爱好者的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