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主题阅读的教学
第三节 主题阅读的基本课型
一、重点讲一篇,迁移运用。
这种课型是主题单元教学比较常见的。是以一篇文本为核心,带动多篇文本阅读。一个主题单元的多篇文本由主题串联,形成一个独立又有联系的整体,这一篇的选择尤其重要。
方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研讨的主题,阅读具有示范指导作用的第一篇文本,获得感性经验,习得清晰的理解模式或结构,然后进入更自主的多篇文本的阅读,实现学习的迁移,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以主题贯穿教学,通整比较。
这种课型是师生对主题单元的文本一齐阅读。师生对整组文本进行学习之后,才能发现文本间共有的探讨意义和价值,最后达成共识,形成对“主题”的深入认识和理解运用。
主题阅读单元中的文章有关联性,教学中要围绕探讨的主题,以主题贯穿为原则,原则合适的切入口进行单元整合,聚焦文本的重点内容,通过话题引导,树立能呈现主体的信息,在进行统整或比较,获得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提升阅读的品质。
如何寻找文本间的关联点,进行主题贯穿式的主题阅读教学呢?
一是从文本主题的文眼出发,将“文眼”变成“学眼”,变成“课眼”,让主题中的关键词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口。
二是以文本的结构或语言形式作为贯穿单元的线索进行整合。
三、研究性专题阅读,综合实践。
专题性的阅读时间不仅仅局限在一节课内。时间跨度较长,儿童在大量阅读,考察,访问等综合实践动的基础上,学习通过思维导图论文写作研究报告,发表演讲等方式展现专题性阅读成果。
特种专题阅读比以前的课型更具开放性,灵活性,探究性和综合性,的确可以教师的组织与时间提出了挑战,类似于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的单元。
在专题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抓好策划、实施、交流、评价四个环节。
研究性专题阅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综合实践运用的天地,学生的学习潜力,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